它属于庄稼 谷物 、 营养 ,直接关系到作物产量和产品质量。如今,国内外都在积极发展绿色农业(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倡导生产安全无污染的绿色食品。在生产绿色食品的过程中,要求不使用或尽量少用化肥、化学农药等化工原料。这就要求肥料首先能促进作物生长,提高产品质量;其次,不会造成有害物质的产生和积累;其次,不污染环境和土壤。近年来,微生物产品和各种具有特殊功能的微生物肥料在我国得到应用,不仅减少和缓解了农产品(尤其是蔬菜和水果)中的硝酸盐污染,而且改善了农作物的品质。
1微生物肥料的定义
微生物肥料是由微生物生命活动引起的具有特定肥效的产物,是农业生产中使用的一种肥料。
目前,社会上对微生物肥料存在一些误解和偏见。一种观点认为它肥效高,被当成肥料,甚至说可以完全替代化肥,言过其实。另一种观点认为,它根本不是肥料。其实两种观点都是片面的。首先,微生物肥料不同于富含氮、磷、钾的化肥。微生物肥料通过微生物的生命活动,直接或间接地促进作物生长,抵抗病虫害,改善作物品质,而不是只把提高作物产量作为唯一的措施。另一方面,从目前的研究和实验结果来看,微生物肥料还不能完全替代化肥,比如用根瘤菌接种剂接种花生。大豆或牧草等豆科植物能提高共生固氮效率,增产效果明显。这是众所周知的。但同样的有效产量构成,化肥用量只能有不同程度的减少,而不能完全替代。另外,每种肥料都有其适用的作物和区域,目前还没有哪种肥料可以随处使用。所以耕帮建议,微生物肥料应该是肥料的一种,但是从微生物的种类和作用来看,与传统的化肥和有机肥有着本质的区别。
2种微生物肥料
微生物肥料根据其作用的不同可以分为两大类。
2.1微生物拌种剂
用多孔物质作为吸附剂(如泥炭、蛭石)吸附细菌的发酵液形成菌剂,用于拌种或浸根。有益微生物可以通过其生命活动增加植物营养元素的供应,改善植物的营养状况,导致产量增加。其代表品种为各种根瘤菌肥,主要用于豆科植物中,在豆科植物的根和茎上形成根瘤菌,同化空气体中的氮,供给植物氮素营养。
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微生物(固氮菌、芽孢菌或某些其他细菌)可以相互拮抗,相互有益,它们的生命活动可以提高作物产量。它们的作用除了提高营养元素的供给水平外,还包括细菌自身在繁殖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植物生长刺激剂,拮抗某些病原菌达到抑制病害的目的,特别是土传病害,如线虫病、全蚀病、青枯病、枯萎病等。一些微生物制剂可以激活土壤中固定的磷、钾矿物质,使其被植物吸收。其他微生物菌剂可以加速农作物秸秆的分解,促进有机废弃物的发酵。
2.2复合微生物肥料
除了有效微生物,还有一些营养成分。根据营养成分的不同,可分为:微生物和有机化合物;以及微生物有机物质和无机元素。按作用机理可分为:以营养为主;优先考虑抗病和降解农药;也可以同时拥有多种功能。每种肥料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不同的作用,但目的都是为了提高作物产量,减少化肥用量,降低成本,改善土壤和作物质量,保护生态环境。
根据其产品中的具体微生物种类,可分为菌肥(根瘤菌肥、固氮、磷钾肥)、放线菌肥(抗生素肥)、真菌肥(菌根真菌、霉菌肥和酵母菌肥)和光合细菌肥。
按作用机理可分为根瘤菌肥、固氮菌肥(自生或共生)、磷肥、硅酸盐肥、芽孢杆菌制剂、农作物秸秆分解制剂和微生物植物生长调节剂。目前正在研究探索推广植物生长调节剂。目前正在研究和探索的促进植物生长的根际细菌就属于这一类。随着研究的深入,这类微生物及其产品将得到更广泛、更合理的应用。
国外微生物肥料的研究和应用早于我国。其主要品种是根瘤菌拌种剂。十多年来,微生物肥料在我国发展迅速,但根瘤菌的应用较少。其他肥料,如固氮、降氟、解钾、芽孢制剂等,应用广泛,大部分已产业化。
微生物肥料的生产是高科技的。一般来说,微生物肥料的生产不仅仅是一个发酵过程,从菌种选育、复壮、更新乃至不同菌种的基因重组和有效组合都需要很高的技术。还包括配套的发酵设备、合理的工艺、稳定的生产性能、微生物进入土壤后的定殖竞争等生态学研究。总之,要了解微生物与作物品种、土壤肥力、土壤类型的关系,达到合理施肥的目的,这些都需要进一步研究。肥料剂型有液体和固体两种。不管是哪种剂型,都应该对微生物有保护作用,让它们尽可能长时间存活,成功进入土壤进行繁殖。
肥料中的有益微生物在进行生命活动时需要能量和养分。进入土壤后,当能量物质和养分供应充足时,其中所含的有益微生物就会大量繁殖和旺盛代谢,从而发挥其功效。否则没有效果或者效果不明显。当土壤生态环境(水分、温度、氧气、pH值、氧化还原电位等因素。)适用于肥料中有益微生物的生活,其效果尤为显著。因此耕种帮建议农帮建议,合理的农业技术设施可以改善土壤环境,增加微生物肥料的有效性。
肥料的作用是全面的。首先可以增加肥力,这是微生物肥料的主要作用。微生物生命活动与土壤肥力的关系是确定的,但由于一些研究不到位,有些机制还不能完全阐明。其次,它可以帮助作物吸收养分。比如根瘤菌可以把氮固定在根瘤里,被植物吸收,可以充分利用,没有污染。AM真菌是一种土壤真菌,与多种植物根系共存,其菌丝体能吸收更多的养分供植物吸收利用,尤其是磷吸收*明显;肥料还可以增加植物对病虫害和干旱的抵抗力。PGPR的研究和应用为这方面提供了很好的证据。PGPR还能产生胞外溶解酶(selerotium)和氰化氢(Tnielaviopsis)来改变微生态环境。也有人认为,PGPR接种后,可以促进根系水质的增加,从而促进作物的强度和抗逆性。微生物肥料的另一个作用是减少化肥用量,提高作物品质。
生产微生物肥料所用的细菌必须是安全的。首先,菌株必须对人、动物和植物无急性和烈性疾病,其次,必须有一定的疗效。优良的菌株很重要,因为同一个菌株可以通过筛选或诱变筛选出来。菌种的应用要科学合理。有些肥料产品在小麦、玉米等禾本科作物中使用大豆根瘤菌,这很可笑。类芽孢菌的组合也要做试验,有些种不适合组合,有些菌的安全性也要验证。肥料不宜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以免紫外线杀死肥料中的微生物。有些产品不能和化肥混在一起,更不能和杀菌剂混在一起。
微生物肥料发展迅速,但也存在一些不合理的问题。比如盲目的认为肥料中添加的细菌种类越多越好,把拮抗菌放在一起;发酵设备不完善;技术不先进;生产技术低;产品质量不稳定;微生物肥料中化肥比例大,名不副实;基础研究薄弱;高科技产品开发滞后等等。微生物肥料不能解决生产中的所有问题,但与化肥相比,目前微生物肥料对农业增产作用不大,应大力发展。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