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8-07 17:37 作者:李先生
磷肥是指以磷(P)量为标志,以提供植物磷营养为主要功能的单位肥料。
不同的磷肥品种有不同的特点:
1.水溶性磷肥。主要有普通过磷酸钙、重过磷酸钙和磷酸铵(磷酸一铵、磷酸二铵),适用于各种土壤和作物,但*用于中性和石灰性土壤。磷铵是氮磷二元复合肥,磷含量是氮的3 ~ 4倍。施用时,除豆科作物外,大部分作物必须直接施氮肥,氮磷比例要调整,否则会因氮磷施用比例不当造成浪费或减产。
2.混溶性磷肥。硝基磷肥,也是氮磷二元复合肥,*适合旱地施用,水田和酸性土壤易造成氮素流失。
3.可溶性磷肥。包括钙镁磷酸盐、磷酸氢钙、沉淀磷酸盐和钢渣磷酸盐。这种磷肥不溶于水,但被土壤中的弱酸溶解,被作物吸收利用。而在石灰性碱性土壤中,与土壤中的钙结合,转化为不溶性磷酸,降低了磷的有效性。因此栽培组建议在酸性土壤中施用。
4.不溶性磷肥。如磷矿粉、骨粉、磷海鸟肥等,只溶于强酸,不溶于水。施入土壤后,主要依靠土壤的酸性使其慢慢溶解,成为农作物可以利用的形态。肥效慢,但后效长。适用于酸性土壤作基肥,也可与有机肥或化学酸和生理酸肥料配合使用,效果良好。
轮作中磷肥的合理分配;
1.磷肥在稻田轮作中的分配。水稻连作中,磷肥主要用于早稻,晚稻很少或不施。由于早稻生长前期气温低,土壤供磷能力弱,如基肥、磷肥施用不足,会影响水稻秧苗早期出苗。磷较少的稻田,早稻和晚稻磷肥分配比例为2: 1。在磷较少的稻田,磷肥可以全部施到早稻上,晚稻以后再用。
2.水旱轮作中磷肥的分配。旱轮作通常是指小麦、油菜、绿肥和单季或双季稻的轮作。当水稻土由旱地状态转变为淹水状态时,可以促进有效磷的释放,增加磷的扩散,从而增加土壤磷的供应强度。旱地应先施磷肥,可增加等量磷肥的农产品数量。
3.旱地轮作中磷肥的分配。在旱地作物轮作中,由于冬夏温差,土壤磷释放量差异很大。冬季气温低,土壤磷释放量低,夏季土壤磷释放量高。因此耕种帮建议冬季应主要使用磷肥。豆科作物或绿肥与粮食作物轮作时,磷肥应主要用在豆科作物或绿肥上,能促进固氮,达到以磷促氮的目的。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