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心如是近年来人工栽培的优良食用菌,被誉为 中华王茹 。其柄脆、味甜、产量高、易栽培,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在日本、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的超市,每公斤干货价值高达100美元。
1.在栽培季节,茶柴菌丝体的生长温度为10-35℃,最适温度为22-27℃;子实体形成和生长温度为16-32℃,适宜湿度为20-28℃。科学安排春秋两季栽培季节,具体掌握 两个杠杆 ;一是接种后40-50天内,局部温度不超过32℃;二是从接种之日起,往后推60天进入发情期,要求当地温度在15-30℃之间。
2.原料配方一:锯末72%,麦麸25%,石膏1%,糖1%,过磷酸钙0.5%,石灰0.5%;2:棉籽壳78%,麦麸20%,石膏1%,糖0.5%,石灰0.5%;配方三:锯末38%,秸秆粉(玉米芯)37%,麦麸23%,石膏1%,过磷酸钙0.5%,石灰0.5%。
3.细菌袋的制造采用17倍规格;33 times0.05cm聚丙烯袋材料。原料混合均匀,含水量为60%-62%,PH值为6-6.5。将培养料装入18cm高的袋子(每袋含干料约450g)后,戴上项圈,塞上棉塞。在100℃常压下灭菌10-12小时,灭菌后冷却至30℃以下,接种于接种箱或室内。每瓶膨胀25-30袋,然后置于阴凉、干燥、清洁、通风的培养室内。菌丝填充袋通常需要40-50天。
4.破裂管理当菌丝充满物质时,由营养生长转变为生殖生长,物质表面分泌黄水。当出现褐色斑块,然后幼乳蕾生长时,要及时开袋,拉直袋口,在地面浇水,保持栽培室空内湿度在85%-95%,并给予一定的散射光和通风。经过10-15天的管理,当子实体八成熟时即可采收。
5.从鲁莱到采收一般需要5-7天。当菌盖呈半球形,菌圈尚未脱离菌盖时,应采收。第二次采收后,原料干燥,每袋加水40毫克左右,使基料含水量达到原料要求。一般可采收原料3-4次,每袋可收干原料40-45g。
6.用剪刀将茶叶根部的杂物剪掉进行加工,然后投放市场进行生鲜销售,或者用脱水机脱水烘干,分等级包装。目前,中国主要向新加坡、日本、韩国等国家出口干货。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