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援冬瓜具有节省架材、减少架蔓和扎蔓劳动力、成本低、间作套种方便、栽培管理粗放等优点。在春季露地栽培中,在早春和低温季节,间作大白菜、萝卜、菊花等蔬菜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蔬菜产量。我区广大农民经过几年的实践,总结出了春季露地栽培攀援冬瓜的技术。
首先,选择品种
选择植株生长势好、分枝能力差、抗晒伤能力强、果型大、蜡粉多的中晚熟品种,如北京冬瓜、粉冬瓜等。一般不选绿皮冬瓜,因为抗日烧能力差,不适合攀援栽培。
第二,选择土地做边界。
选择地势高、排水好、土壤疏松的地块。栽培畦一般由固定种植畦和爬坡畦组成,两者间隔排列。通常有以下两种方法来制作边框:
1.单向边条做法是边条宽83cm,南北边条并列成一组,北边条为耕作边条,南边条为爬坡边条,北边条较高,逐渐向南边条倾斜,可以阻挡北风,防寒。在栽培畦的中线剪沟条施底肥,在底肥上种一排冬瓜,冬瓜向南延伸攀援藤蔓。
2.双向边界做法是按东西延伸方向做1.3 ~ 1.5m宽的栽培边界,在边界南北两侧做平行爬坡边界,边界宽83cm。在栽培畦的中线切沟条施底肥,在底肥上种植两行冬瓜,冬瓜由南向南、由北向北延伸。
第三,种植
种植时间在春季当地晚霜后,种植深度以将瓜苗埋在土坨中为宜。有两种方法:普通种植法和水稳育苗法。
1.常见的种植方法:在栽培畦中挖一个长宽为60~66 cm的种植穴,将幼苗轻轻放入穴中,覆土掩埋土块,然后浇上种植水。
2.水稳育苗法:先在栽培畦内开一条深13~16厘米、宽20厘米的浅沟,然后浇沟水。当水渗下去一半时,把幼苗放在沟里,等水完全渗下去后,用土把沟封好。
四。肥料和水管理
攀援冬瓜肥水管理重在栽培畦,浇水施肥可结合;爬畦一般不特别浇水追肥,可根据间作作物的要求进行。瓜蔓生长初期,在苗前开20cm深的沟,沟内撒农家肥,每沟10kg,然后灌溉,水渗下去后再施化肥,每沟1kg葡萄树覆盖栽培床后,不再需要浇沟和施肥。可根据土壤墒情施水,化肥和稀粪肥可随水施。旱季一般5-10天施一次水,雨季不施,注意排水防涝。
动词 (verb的缩写)外地的其他管理
1.翻耕除草在浇完种植水后进行。中耕的原则是不要让幼苗的根部松动。中耕时,在秧苗基部适当培育一个半圆形的土堆。土壤墒情好的时候,可以翻耕2~3遍再浇水。
2.当茎被拉伸到60~70厘米长时,就要用铁丝把藤蔓压下去。方法是:沿每株幼苗根部北侧开一个6-7cm深的半圆形浅沟,将藤蔓放入北面的沟中,然后用土掩埋,压实。压藤时,注意使茎顶端2~3片小叶露出地面,不要把生长点埋在土里。当茎蔓向前伸展60 ~ 70cm时,用同样的方法在南侧开一条浅沟,第二次盘卷压蔓。每4~5个叶节压一次,全生育期可压三四次。注意去掉多余的侧蔓、卷须和雄花。对于长势旺盛的植物,可以把藤蔓压得更深,把茎拧成一团,劈入土中;长势弱的植株可以浅一些,节距要远一些,不能靠近果实(*与果实相隔一两个节),也不能把雌花的节压入土中。对于发出的侧枝,制作采用的原则是用空保留枝条,不用空剪掉枝条。
3.选瓜定瓜。以第二至第五雌花的瓜为佳,选择品种性状好、形态正常、发育快、果形大、茸毛多的幼瓜。当小甜瓜坐下来的时候弯下脖子 当单个瓜重在0.3~0.5公斤时,就可以定瓜,选择1 ~ 2个发育*快,* *强的果实,其他果实全部剔除。
4.转瓜时要小心,垫瓜转瓜,每次轻轻转1/4左右。翻瓜时,瓜要与瓜柄、瓜藤相匹配,不要折断茎叶。一般5~8天翻一次瓜,时间要阳光充足。为了防止甜瓜腐烂,应该在每个甜瓜下面铺一个草垫。草席要用麦秸和稻草做。
六。常见病虫害的防治
1.常见疾病常见疾病包括猝倒病、疫病、疫病、炭疽病、霜霉病、病毒病、白粉病等。
①猝倒的预防和治疗。选择前一季未种植瓜类作物的地块作为苗床。床土要尽快在阳光下翻耕,施入的有机肥要腐熟,床面要平整无大土粒,播种前要提早覆盖,使床温提高到20℃以上。幼苗发病时,要用铜铵混合物(即1份硫酸铜和2份碳酸氢铵研磨成粉末,然后混合,密封在密闭容器中24小时)进行预防和处理。每次取出50克铜铵混合物,用12.5升清水冲洗并喷洒在床面上。
②流行病和其他疾病的防治。可喷洒72%杜邦可禄或69%安科锰锌可湿性粉剂900倍液防治疫病;枯萎病可喷施50%混硫悬浮剂5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炭疽病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2%抗真菌剂200倍液喷洒;霜霉病可喷施58%甲霜灵锰锌500倍液,或40%磷酸乙酯铝可湿性粉剂200倍液,或25%水蚤1500倍液,每6-7天1次,连续防治2-3次;病毒可以用病毒A、治未病灵、83加强剂等预防和治疗。白粉病可用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或20%三唑酮乳油2000~3000倍喷雾,每隔7~10天一次,连续2~3次。
2.常见害虫常见的害虫有瓜蚜和粉虱,应尽早喷洒低毒农药进行防治。
七。收获
当果实发育完全,长到一定大小时,可根据市场情况随时采收。过早收获导致产量较低,但贮藏必须达到生理成熟标准。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