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8-06 09:51 作者:李先生
1.适宜区域,选择塑料薄膜和改良品种
1。适宜地区经过多年实践和多点调查,年平均气温在5℃以上,无霜期125天左右,有效积温2500℃左右,适宜推广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反抗地势平坦、肥力好、土壤疏松、有一定保水保肥能力的地块。避开反叛坡、沙地、涝洼地、冷浸田、不毛之地、重盐碱地、无任何来源的严重干旱地。另外,风口地块不要选。
2。低压高密度聚乙烯线性超薄膜,纵横张力强,透明度好,不易老化,宽度90-95cm,厚度0.005-0.008mm,用于地膜和品种选择。
地膜覆盖可提高有效积温200-300℃,使玉米早熟7-15天。因此耕种帮建议栽培团队建议选择中晚熟、高产的杂交种,它们的生育期比当地裸栽品种长,需要有效积温。
二。培养方式和密度
1。栽培方式:玉米覆膜,比例为空,即两垄覆膜,一垄覆膜。少数采用大或小的方式栽培,即两垄覆膜,空覆膜大垄沟。不考虑垄距,将两个比例为空的垄合二为一,在新建的大垄上种植两排畦。
2。栽培密度每亩植株数一般比裸地栽培高20%-40%,平均3000-3600株。紧凑型玉米的株数应达到4000株以上,少收株数不得少于3000株。
三。为铺床和施肥而整地。铺床整地和玉米地膜覆盖要起垄铺床。床面宽70厘米,床底宽80厘米,床高10厘米。两犁起垄、埋肥、镇压、铺床一次完成。畦面两边用铲子平割,基肥在畦内结合成两个粗垄。床面要平整、洁净、平整,耕层要深、松、细。
2。增施基肥,地膜覆盖玉米产量高,必须增施基肥。一般每亩施优质农肥3000-4000公斤以上,磷酸二铵10-20公斤,硫酸钾5-10公斤,尿素10公斤。马均匀混合农家肥,放在田埂里。
四。播种和覆盖。种子处理播种前,要精心挑选种子,做好发芽试验(发芽率要达到95%以上),然后播种、拌种和化学拌种。浸种是指用冷水浸泡12-24小时,或用55-58℃的温水浸泡6-12小时。可使用中205粉剂,用量为种子量的1%,或40%拌种加倍,用量为种子量的0.55%,防治黑穗病;用50%辛硫磷50克、水2.5公斤、闷栽25公斤防治地下害虫。
2。地膜覆盖玉米播种一般比裸地栽培早7-15天。耕层地温5-10cm时,8-10℃即可播种。如果土壤干燥,就应该在水里播种。需要等距穴播,每穴2-3粒,播种深度4-5cm。如果基肥不足,可以用10公斤尿素做口肥。四月是播出后十天左右。
3。有两种方法可以覆盖薄膜。一种是先覆盖,再提高地温。冷凉山地区更适合干旱地区。可以抢土墒情,加土墒情,覆膜,适时播种。播种时,用打孔装置打孔播种,播种后注意封好播种口;另一种是先播种后覆盖。这样就需要连续作业,铺床、播种、喷药、覆盖*完成,可以密切关注农时,有助于保墒。
4。草害严重的地区,每亩可使用莠去津200克、都尔200克、乙草胺200克。混合后可喷洒75公斤水除草,除草剂用量可降至每亩150克,草害少。播种或覆盖前喷洒,施用后立即覆盖。
五、加强田间管理
设专人看管和检查,防止牲畜踩踏、撕膜和杂草在大风中破膜。发现破膜及时覆盖封闭,膜内长草不得不压土。如先盖苗后栽,当幼苗长到2-3片叶时,应人工破洞引苗,定苗后及时堵塞膜孔。缺苗时结合定苗,坐水移栽,或雨天移廊。幼苗完成后,应在床沟中进行早期深耕,以增加地温,促进幼苗生长。注意旱灌排涝。大喇叭口期,每亩施肥25公斤。要根据土地、品种、生长情况确定合理的施肥量,防止早衰、青贪。每亩用2.5%敌百虫粉剂1.5-2.0公斤或敌敌畏乳油1500-2500倍防治粘虫,大喇叭口期用杀灵颗粒剂防治玉米。玉米生长中后期,地膜覆盖3个月后,视降雨量和气温情况,决定后期是否促进生长发育。六。促早熟适时采收
由于选择生长期长的杂交种,要千方百计促早熟,保证霜前成熟。一是播种前用增产菌拌种,或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如保、治保素等。;二是采取立茎剥皮、剪苞叶等交替阉割和管理措施,促进早熟。同时注意适时晚收,有利于晚熟,增加粒重。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