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中毒很常见,有轻微的,有严重的,造成的原因多种多样,下面为大家详细介绍
农药中毒的相关知识:
1.
农药中毒的原因
(1)在使用
农药过程中发生的中毒叫生产性中毒,造成生产性中毒的主要原因如下。
①配药不小心,药液污染手部皮肤,又没有及时清洗;下风配药或施药,吸入
农药过多。
②施药方法不正确,如人向前行左右喷药,打湿衣裤;几架药械同时喷药,未按梯形前进和下风侧先行,引起相互影响造成污染。
③不注意个人防护,如不穿长袖衣、长裤、胶靴,赤足露背喷药;配药、拌种时不戴橡胶手套、防毒口罩和护镜等
④喷雾器漏药,或在发生故障时徒手修理,甚至用嘴吹堵在喷头里的杂物,造成
农药污染皮肤或经口腔进入人体内。
⑤连续施药时间过长,经皮肤和呼吸道进入的药量过多;或在施药后不久的田内劳动。
⑥喷药后未洗手、洗脸就吃东西、喝水、吸烟等。
⑦施药人员不符合要求。
⑧在科研、生产、运输和销售过程中意外事故或防护不严污染严重而发生中毒。
(2)在日常生活中接触
农药而发生的中毒叫非生产性中毒,造成非生产性中毒的主要原因包括:
①乱用
农药,如用高毒
农药灭虱、灭蚊、治癣或其他皮肤病等。
②保管不善,把
农药与粮食混放,吃了被
农药污染的粮食而中毒。
③用
农药包装品装食物或用
农药空瓶装油、酒等。
④食用近期施药的瓜果、蔬菜、拌过
农药的种子或
农药毒死的家禽、鱼虾等。
⑤施药后田水泄露或清洗药械污染了饮用水源。
2.影响
农药中毒的相关因素
(1)
农药品种及毒性
农药的毒性越大,造成中毒的可能性就越大。
(2)气温气温高,中毒人数越集中。有90%左右的中毒患者发生在气温30℃以上的7-8月份。
(3)
农药剂型乳油发生中毒较多,粉剂中毒少见,颗粒剂、缓释剂较为安全。
(4)施药方式撒毒土,泼浇较为安全;喷雾发生中毒较多。经对施药人员小腿、手掌处
农药污
染量测定,证实了为最少,泼浇为其10倍,喷雾为其150倍。
3.
农药进入人体引起中毒的途径
(1)经皮肤进入人体这类中毒是由于
农药沾染皮肤进到人体内造成的。很多
农药能溶解在有机溶剂和脂肪中,如一些有机磷
农药都可以通过无伤皮肤进入体内。特别是天热时,气温高,皮肤汗水多,血液循环快,容易吸收。皮肤有损伤时,
农药更易进入。大量出汗也能促进
农药吸收。
(2)经呼吸道进入人体粉剂、熏蒸剂和容易挥发的
农药,可以从鼻孔吸入引起中毒。喷雾时的细小雾滴,悬浮于空气中,也易被吸入。在从呼吸道吸入的
农药中,要特别注意无臭、无味、无刺激性的药剂,这类药剂要比有特殊臭味和刺激性的药剂中毒的可能性大。因为它容易被人们所忽视,在不知不觉中大量吸入人体内。
(3)经消化道进入人体各种化学
农药都能从消化道进入人体而引起中毒。多见于误服
农药或误食被
农药污染的食物。经口中毒。
农药剂量一般较大,不易彻底消除,所以中毒也较严重,危险性也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