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分布与危害:发生于华南、西南、华北、东北、华东、西北。它更经常发生在温暖的地区。通常发生在玉米生育中后期,使植株提早枯萎,籽粒不饱满,从而降低产量。
症状:主要发生在叶片上。圆形、黄褐色、粉状病斑散在或群集于叶片两侧,散在锈色粉末,即夏孢子堆和病原菌夏孢子。生长后期,病斑上长出圆形黑色冬孢子堆和冬孢子。
发生规律:在华南温暖地区,病原菌以夏孢子越冬。第二年利用气流进行第一次侵染,病斑上产生夏孢子,可在田间反复侵染,随季风由南向北传播,逐渐扩大扩散。夏季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25℃,较高的相对湿度有利于锈病的发生发展。品种间抗病性差异很大。早熟品种一般容易发病,而马齿品种抗病性较强。过量施用氮肥会加重病害的发生。
防治方法:一是选择抗病杂交品种;二是合理施肥,施用磷钾肥;三、发病初期用1500倍液喷洒15%曲安奈德可湿性粉剂,病情严重者每15天喷洒一次。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