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玉米苗期易发生哪些病害

2017-08-06 01:10 作者:李先生  

玉米中后期易发病害的防治

根据田间监测,玉米病害已进入初期。2007年7月14日,休眠期20天,长时间高温高湿,非常有利于高湿病害的发生,特别是田间气候条件有利于叶斑病、褐斑病、弯孢叶斑病、细菌性茎腐病等病害的流行。为了保证玉米的正常生长,从现在开始就要狠抓玉米中后期的病虫害防治。

一、叶枯病主要危害叶片,有时也会侵染叶鞘和苞片。除上述部位外,叶斑病还会危害果穗。玉米叶斑病的典型症状是由一个小斑点迅速扩展为一个长的棱形斑点,严重时长达10-30厘米。有时几个斑点连在一起形成一个不规则的大斑点。病斑*一开始泡在水里,很快变成青灰色,*然后变成褐色的死斑。空空气潮湿时,病斑上可生长黑霉,即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叶斑病的发病条件是温度为26℃-32℃。在高湿度下,低洼地、田间密度过高时容易发生,病菌在叶面繁殖,经风雨再侵染。叶斑病菌的适宜温度为20℃-28℃,相对湿度空在90%以上时,有利于叶斑病菌的繁殖。当温度高于25℃或低于15℃,相对湿度低于60%时,病害得到抑制。玉米拔节 mdash抽穗期遇连阴雨容易流行。

第二,褐斑病主要发生在叶基和叶鞘交界处,也危害叶片、叶鞘和茎。病斑起初为油状黄白色圆斑,后扩大为褐色或紫色,稍隆起为泡状圆斑,病斑周围组织呈红色,中脉或叶鞘上的病斑稍大。大喇叭口期是玉米褐斑病的感病期,目前普遍存在,品种间差异明显。玉米褐斑病发生的适宜温度为23℃-30℃。玉米生长中后期多雨少雨,高湿高温条件有利于该病流行。

可使用20%曲安奈德乳油30克或12.5%烯唑醇粉剂30克进行防治,并可喷洒30公斤水。

3.弯孢叶斑病主要危害叶片,有时也危害叶鞘和苞片。症状为原发性绿色斑点,逐渐扩大为圆形至透明斑点,中间为枯萎的白色至棕褐色,边缘为深褐色,周围有淡黄色晕圈。症状千差万别,有的只有一些白色或褐色的斑点。该病是继玉米叶斑病之后的又一严重病害。7-8月炎热季节有4-5个雨天时,疾病可能流行。

农药防治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12.5%泰拉唑可湿性粉剂40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进行叶面喷施。第二次喷洒应间隔7-10天进行,宜喷洒2-3次。

4.细菌性茎腐病主要表现为植物在生长中期突然死亡,通常导致近地表的间接部分出现黄褐色至黑褐色的水渍、柔软、凹陷的溃疡病,常有难闻的气味。该病发生在玉米小喇叭口期。平均气温30℃,相对湿度70%以上,湿热天气有利于发病。

该药物可使用3000倍的85%三氯异氰尿酸,然后每7天使用一次。

注意事项:防治时应考虑病虫害。在玉米生长的中后期,病害和虫害会混合在同一个植株上。在选择和应用药物时,应考虑一药多效,一喷多防。比如混有广谱杀菌剂(如烯唑醇多菌灵)的喷雾杀虫剂。同时,可在病害防治剂中加入叶面肥如喷保、爱多寿或磷酸二氢钾等,促进玉米生长恢复,提高其抗病性。一般7天左右服用一次,连续服用2-3次。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越冬黄瓜浇水技术 下一篇:玉米褐斑病的防治方法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