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玉米螟等害虫严重危害玉米生产,严重年份产量损失率可达20%以上。赤眼蜂作为一种生物防治技术,不仅安全无毒无农药,而且使用简单,防治成本低,防治效果好(可达70%以上),能有效提高玉米产量和品质,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据初步估算,*一项措施每亩可减少农药施用量250克。
利用赤眼蜂技术达到预期的防治效果,必须掌握放蜂的时间和方法。主要技术要点包括:
1.发布时间:蜂卵相遇是关键。赤眼蜂是卵寄生蜂,需要保证释放的赤眼蜂与害虫的卵相遇。预计控制玉米螟的二代赤眼蜂投放时间为今年7月24日至7月30日。
2.放流量:每亩放流2万头,平均分两次放流。第二代玉米螟在产卵前期和盛期产卵*次,每5-6天第二次。
3.释演法:每亩设置一个放飞点,离地面12米作为*蜂放飞线,之后每隔25米再设置一条蜂放飞线;每条放蜂线的*放蜂点距离地面13米,以后每隔26米设置一个放蜂点。具体方法如下:用牙签将蜂袋贴在玉米植株中上部叶片背面。
4.注意:蜂袋一定要挂牢,防止脱落;赤眼蜂袋禁止在高温和阳光下存放,禁止与农药等有毒、有异味的物质一起存放或运输。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