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8-05 21:51 作者:李先生
近年来,随着种植结构的调整和气候因素的影响,玉米粗缩病的发生和危害日益严重,已成为影响玉米生产的重要病害之一。
1。症状:玉米粗缩病是由灰飞虱传播的毁灭性病毒病。玉米出苗后可感染,6-mdash;症状只在叶子7的时候出现。病株矮化,节间缩短,叶片深绿色,全株或顶端丛生,多数不能抽穗结实。晚熟植株也能抽穗结实,但果穗变形较小。
二。发病条件:
1。有毒来源的数量。许多禾本科作物和杂草是玉米粗缩病的寄主植物。杂草多、管理粗放的玉米田,比管理精细、杂草少的玉米田更严重。
2。玉米的播种时间。早春播种(4月中旬)和麦后玉米(6月中旬后播种)发病少,发病轻;5月中旬左右播种导致严重病害。主要原因是5月中旬至6月初是灰飞虱成虫传播的高峰期。此时田间绿色植物较少,可造成灰飞虱的集中危害。
3。玉米叶龄。玉米的敏感叶龄在苗期至7叶期,安全叶龄在10叶期以后。
4。气象条件。秋季高温,春季干旱的气候;冬季寄主病毒源多,灰飞虱冬季死亡率低,虫口多。有利于粗糙收缩的发生。
三。防治方法:目前生产上还没有对粗缩病高抗或高免疫的品种,在防治上要重点 预防为主,适时早期治疗 的原则。
1。改善玉米的生长环境。禾本科杂草是玉米粗缩病的来源。应及时铲除田间、地头杂草,破坏灰飞虱的适宜栖息地。
2。播种前用化学物质拌种。播种前,每亩用吡虫啉0.5克,玉米种子3.5-4.0公斤,可有效防治灰飞虱。或在100毫升50%辛硫磷乳油中加入2.5公斤水,混合50公斤玉米种子,堆积成4-mdash;6小时,晾干,播种。
3。苗后预防。玉米出苗后,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或3%啶虫脒乳油1000倍液喷雾防治。
4。在受影响的田地里喷洒。在玉米粗缩病发病初期,及时喷施20%病毒A500倍液或1.5%植病灵乳剂1000倍液,每7天1次,连续2次;喷洒的同时可以加入0.3%的磷酸二氢钾。
5。加强水肥管理提高玉米抗病性。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