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8-04 17:52 作者:李先生
水田莲藕一年两作栽培技术,使莲藕生产突破了一年一季的传统种植模式,实现了春夏连作栽培。莲藕双季种植有效延长了莲藕的季节,传统的单季莲藕和池塘莲藕基本可以实现莲藕周年上市。其中,春藕5月初可采收上市(大棚栽培),丰水期在6月(露地栽培),填补了该时期没有鲜藕供应的市场空档;夏藕可以充分利用经济价值不高的小规格春藕,生产成本很低,8月中下旬就可以收获嫩藕。是很好的秋光蔬菜。一年两作栽培可以大大提高莲藕生产的经济效益。总结莲藕双季栽培的主要技术。
1.春藕早熟栽培技术
合理安排留茬季节是实现莲藕双季栽培的重要前提。试验和调查结果表明,当地夏藕的茎膨大在9月底基本停止,在此之前至少需要80天左右才能形成一定的经济产量(累计>:13℃的有效积温约为1160℃),因此耕种帮建议春藕必须在7月10日前采收,然后种植夏藕。莲藕春季早熟栽培技术是莲藕双季栽培的核心,也是一项综合技术。与单一种植莲藕相比,其要点可以概括为 六变一强 。
1.1改中晚熟品种为优质早熟品种。
无霜期约240天。在自然条件下,中晚熟品种虽然产量高,但生育期长,不能满足双季栽培的季节性要求。进行双季栽培,必须选择高产、优质、抗病、易泥挖的早熟品种(如二连1号)。义乌东河早藕,地方品种,可在本省选用。该品种花少,藕形成早,主藕比例大,外观好,口感好。此外,植株矮小,立叶平均高度仅83 cm,抗风抗病能力强,容易实现稳产高产。
1.2改重追肥为施足基肥和适量追肥。
我省栽培早的春藕,生长期短,只有80天左右。所以栽培岗建议基肥为主,占总肥量的70%左右,追肥占30%。具体使用方法:翻耕前每亩施腐熟有机肥2000-2500公斤。碳铵30公斤/亩,钙镁50-75公斤/亩,磷肥50-75公斤/亩,硫酸钾10公斤/亩,硫酸锌1.5公斤/亩施于面肥(缺锌地块)。一般分两次追肥,第一次在第一次展叶期,施尿素10公斤/亩;第二次,在荷叶密封前,施45%三元复合肥20公斤/亩。莲藕需肥量大,但过量施用化肥易造成肥害,严重影响生长和产量。
1.3变晚栽深栽为适时早栽浅栽。
单季莲藕通常在清明节前后种植。此时莲藕的芽已经伸长了5 ~ 7cm,在种植和移栽的过程中很容易碰伤芽。莲藕在萌动期抗寒性强,所以要及时早栽,在莲藕芽萌动初期种植,可以促进早发病、早成熟。浙中露地栽培的种植时间可提前至3月20日左右(此时气温已基本稳定在10℃以上);小棚栽培可提前至3月上旬;温室栽培可以提前到2月底。种植方式一般为平栽:先挖一条深度为5-7cm,略长于莲藕的泥沟,然后将莲藕放入沟中,种植莲藕后,将结稍微倾斜,然后用土覆盖固定。这种方法种出来的莲藕比较浅,容易挖。对于土层较薄的藕田,宜采用倾斜种植方式:莲蓬头和莲蓬尾的高度为20 deg在土壤中左右倾斜种植,其他方法同平栽。种植时注意防止莲藕顶端的芽露出土层,以免造成主鞭生长困难,影响莲藕早期生长。
1.4把整个莲藕换为主莲藕,把子莲藕分开。
由于主莲藕与子莲藕连成一体,整个莲藕的芽长势不平衡,导致田间生长不规则,从而影响莲藕茎的整齐度。主藕和副藕分开种植,可形成株间竞争平衡,提高整齐度和产量。根据试验,当莲藕的顶芽数量相同(0.5千个顶芽/亩)时,与子莲藕相比,种子消耗量增加,但产量下降。
1.5变稀植为密植
早熟莲藕具有早封早结的生长特性。适当增加种子量和种植密度具有明显的早熟效应,是提高早期产量的重要措施之一。根据2002年春季莲藕露地栽培试验结果,6月9日、6月14日和6月21日分别用500、600和250公斤/亩三个处理,莲藕平均重量达0.6公斤。前一种处理分别比后两种处理早5天和12天。当地早熟栽培春藕,一般用种450-500斤/亩,种植密度1.4米次;0.8-1.0米。
1.6变开放栽培为保护性栽培。
莲藕是喜温作物,地膜覆盖栽培早熟效果非常明显。春天,当地气温回归早,升温快。荷农为了节约成本,往往选择小拱棚进行栽培。小拱棚的棚宽为1.1-1.2m,棚间有25-30cm的作业车道。棚向应为南北向,棚中央单排叉栽穴距0.8m..小棚栽培的播种期和收获期可比露地栽培早15天左右。管理前期,以封闭为主;主鞭第一竖刃展开后,晴天,气温超过24℃时,两端要通风;叶顶膜竖起时,要及时揭膜,防止烧苗;4月底完全揭膜前,做好炼苗的日揭夜盖工作。
1.7加强现场管理
加强水泥浆的管理。田莲藕是由江、湖、塘的深水莲藕发展而来。由于长时间生长在深水淤泥中,莲藕适应的是相对恒温的环境,温度急剧变化对其生长不利。所以栽培帮建议,水温调节的技术要掌握好,可以起到早生长早成熟的作用。水层由浅入深,再由浅入深。前期一般保持在3-5 cm,中期逐渐加深到8-10 cm,后期一般保持在4-6 cm。如遇特殊低(高)温天气,必须浇深水保护。及时杀灭满江红、水绵等水生植物。满江红、水绵等水生植物不仅遮荫隔热,影响前期水土温度,而且吸收肥料,消耗氧气,影响莲藕生长。他们应该被及时淘汰。
2.夏藕栽培技术要点
2.1适时挖春藕,挖夏藕种植。
春季莲藕在气温高、温差小的夏季膨大成熟。莲藕积累的淀粉很少,成熟后很快就会纤维化。为了提高夏藕的品质,延长夏藕的生长期,春藕必须及时采收。不同于传统的分批收割、摘大留小的栽培方式,春季莲藕挖好后收割,夏季莲藕则整田补种。挖掘前,适当放入浅田水,每亩施尿素15公斤,硫酸钾10公斤。同时,在挖土、平整田面、种植夏藕的同时,将春藕的茎叶全部压入田土,作绿肥。夏季莲藕种植密度约6000穴(枝)/亩。
2.2选择幼藕作为种子。
莲藕有明显的休眠,休眠随着莲藕的成熟而增加。因此耕种帮建议选择幼嫩的春藕作为种子是很有必要的,这样不仅可以克服莲藕的休眠问题,还可以大大降低生产成本。
2.3用水保护幼苗
夏藕种植前期,气温在35℃以上时,应浇深水保护,防止热芽,促进幼苗早长快长。
3.双季稻田莲藕病虫草害的防治。
莲藕的主要病害有枯萎病、叶枯病、叶斑病等。病害主要发生在夏秋季高温季节,主要易感期为莲藕成藕期。一年两作栽培正好避开了病害的高峰期,所以病害很轻,一般不需要防治。
莲藕的主要害虫有蚜虫、摇蚊、斜纹夜蛾等。蚜虫主要危害春藕的早蕾;摇蚊科主要以春莲藕苗期的浮叶叶肉为食;斜纹夜蛾在夏秋季主要以叶片为食,再次发生时,三者均可严重影响莲藕的生长甚至产量。应尽可能采用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措施,必要时选用对口无公害农药进行综合防治。
莲藕是双子叶植物,具有单子叶植物的特征,对许多化学除草剂非常敏感。所以要严防稻田的除草剂随灌溉水流入藕田。莲藕的除草主要靠人工挖掘或覆盖,其化学除草技术有待进一步探讨。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