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8-04 11:48 作者:李先生
一 准备工作
1.深耕
紫菜薹生长期长,要求土壤肥沃湿润,因此种植户必须通过整地来提高土壤的保水性和保肥性。深耕可形成深厚的松软土层,使根群分布更深,也可扩大其吸收水分和营养的范围。因此,耕地深度一般应达20~25厘米。
2.烤土
种植紫菜薹的土地,应在耕翻后烤晒10~20天。凡经过充分烤晒的土地,栽苗后发棵快、生长势更强。在长江流域,常在早、中稻收获后栽一季紫菜薹。如果用水稻田栽紫菜薹,烤土则显得更为重要。一般是将板田耕翻后,土垡晒干,用水浇后自行“爆垡”再抢墒耙田。
3.施基肥
紫菜薹虽产量不太高,但其生物量很高,因此在其全生育期中需肥量很大,所以必须施足基肥。基肥施用量视土壤肥力、肥料的质量和前作而定。如果前作是耗肥力很强的水稻、棉花、玉米、茄子、高粱等作物,则基肥应重施,每亩应施有机堆肥2500公斤以上,或饼肥100~200公斤,在最后一次耕地前撒于土表再翻入土中,也可每亩用进口复合肥50公斤、过磷酸钙50公斤、氯化钾50公斤。
二 开沟整地
开沟整地应考虑当地紫菜薹栽培季节的降水量、灌溉条件和土壤性质来确定不同的方式。
1.宽高厢开沟做厢
土地耕耙好以后,按2~3米开厢,沟深20厘米以上,以便于排水。将厢面整平即可,沟在厢面之下(沟就是走道)。该方式适宜于地下水位较高的潮沙土地。厢不宜过宽,因为紫菜薹为多次采收蔬菜,厢宽了采收时就必然在厢面上踩来踩去,会损伤莲座叶,为病害侵入创造条件,同时也会踩实土壤。
2.深沟高畦开沟做畦
土地耕耙平整后,按4~5米开厢沟,沟深20厘米以上。再在宽厢上按1.2米横开畦沟,沟深15厘米。也可将整块土地按1.2米开畦沟,不开厢。如果土地太大,为便于排水,在地中间每隔10米再开横向沟。苗栽在畦上,每畦栽2行。
3.低厢整地做畦
采用这种栽培方法时,厢面比走道低。地整好后一般先按8~10米开排水沟,灌水沟应高于厢面,排水沟应低于厢面,灌(排)水沟按1∶1相间设制,即一条灌水沟管两大厢的灌水,一条排水沟也负责两大厢的排水。然后在大厢上按1.2~1.4米做埂,畦埂高15~20厘米,再将取土后的畦面整平,每畦种2行。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