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2016-04-29 02:06 作者:李先生
杀菌剂在作物生长的一定时期进行喷用,是为了防治各类病菌病害,那么三唑酮、烯唑醇等唑类农药杀菌剂多年前即在水稻生产上大面积应用。其中,三唑酮一度在生产上广泛使用,后因多年使用后防效下降,加上加量用药容易造成药害,应用面积迅速减少;烯唑醇等产品由于价格较高或者在部分地区不当使用后对水稻产生药害,使用面积一直不是太大。近年来,由于水稻纹枯病发生重,生产上普遍感觉用井冈霉素防效不佳等原因,唑类杀菌剂开始大面积应用于防治水稻纹枯病,并取得了较好的防效。目前生产上用于防治水稻纹枯病的唑类杀菌剂主要有丙环唑及其与苯醚甲环唑的复配剂、已唑醇、烯唑醇、戊唑醇等。
上述唑类杀菌剂的杀菌机理基本相同,主要通过抑制真菌体内麦角甾醇的生物合成而发挥作用,基于相似的作用机理,这些农药杀菌剂对水稻等农作物体内赤霉素的形成也会产生抑制作用,从而抑制水稻等作物的生长发育。
不同的唑类杀菌剂对作物生长的抑制作用有一定差异。据南京农业大学有关专家研究,用相同浓度的几种唑类杀菌剂进行种子处理,对出苗后12天的水稻叶面积的生长抑制如下:抑霉唑15%,三唑醇16%,丙环唑20%,三唑酮22%,氯苯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