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近期水分充足,小麦很容易出现纹枯病,部分地区的植保站已经发出警报。小麦纹枯病主要危害基部叶鞘和茎秆。以拔节后症状最为典型。农民朋友们可要注意啦!耕种帮今天为你整理一套超实用的防治方法,看完记得收藏哦~
小麦纹枯病发病症状
小麦叶鞘出现中部灰白、边缘褐色的云纹状病斑,叶片渐呈暗绿色水渍状,以后枯黄,病重时死苗。
病斑扩大相连形成典型的花秆症状。
小麦拔节后茎基部叶鞘出现中部灰白、边缘褐色的云纹状斑,严重时可侵入茎秆。
由于花秆烂茎,常引起小麦倒伏,或主茎和分蘖抽不出穗,成为枯孕穗,或抽穗后形成枯白穗。
纹枯病的流行过程:
冬前始病期—–越冬静止期—–返青期病株率上升期—–病位上移期—–发病高峰期等几个连续阶段。
小麦群体过大,肥水过多,田间湿度大等,有利于纹枯病发生。
药剂防治:
播期药剂拌种:利克菌、三唑酮、咯菌腈或苯醚甲环唑种衣剂按说明量拌种。
拔节期药剂喷雾:当病株率达到15%时,用井岗霉素、三唑酮、戊唑醇、丙环唑等,加水喷雾。
发病重时,拌过种麦田,早春再加1次喷雾即可;没有拌种的麦田喷浇2次即可控制为害。
甲基托布津、多菌灵、退菌特等杀菌剂对小麦纹枯病也有一定的防治效果。
文稿来自: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研究员宋玉立《小麦返青拔节期病害诊断及关键防治技术》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