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症状:该病从幼苗期到成株期均可发生,主要危害叶片、茎蔓、豆荚和种子。病苗子叶呈红褐色溃疡状,茎基部病斑绕茎一周,呈红褐色溃疡状,使幼苗折断而死。
防治方法:
1、实行3年以上轮作。
2、从无病田或无病株上留种。
3、种子处理。用45℃恒温水浸种15min,捞出用冷水中冷却,晒干。或用硫酸链霉素500倍液浸种24h。
4、加强栽培管理。适期播种。播深不超过5cm。密度不要过大。
5、生物防治。喷硫酸链霉素4000倍液或新植霉素4000倍液。
6、化学防治。30%琥胶肥酸铜可湿性粉剂3000~3500克+新高脂膜800倍液/公顷; 40%琥铜•甲霜•乙铝可湿性粉剂1000~1500克+新高脂膜800倍液/公顷; 20%链霉素•王铜可湿性粉剂900~1100克+新高脂膜800倍液/公顷,或喷硫酸链霉素4000倍液+新高脂膜800倍液、新植霉素4000倍液+新高脂膜800倍液;发病初期喷药,每隔7~10天喷1次,连续喷洒2~3次。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