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2017-08-03 22:04 作者:李先生
米质优,谷价高,种粮效益才会好。品种、气候、施肥、管水、病虫防治等都会影响到米质。那么,什么样的稻米能卖出优价,种植户又该如何提升稻米米质呢?
水稻品种是米质好坏最关键的因素,每个品种的米粒大小(千粒重)、长宽比(粒型)、直链淀粉含量、胶稠度等都比较稳定,也就是说影响稻米外观品质与食味品质的主要指标是品种与生俱来的,品性差的稻种种不出好品质的稻米来。
一般来说,整精米率达到56%以上,长宽比3∶2以上,垩白粒率小于20%,垩白度小于3%,链淀粉含量13~18%,胶稠度60毫米以上的水稻品种更受市场欢迎。除了选择优良的品种,种植户在水稻种植过程中还要注意水肥管理和病虫害防治。
增施钾肥,不要偏施氮肥,硅肥或含硅复合肥有利于提升米质。看苗施穗肥、粒肥,确保后期不脱肥、不早衰,做到根壮叶青籽黄。要科学管水,特别是灌浆结实期要湿润灌溉,不能脱水过早。同时,种植户还要加强稻瘟病、纹枯病、稻曲病、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等病虫害的防治。
稻谷种植的最后一个环节——收获,对于提高稻米品质来说也十分重要。种植户要关注天气变化,抢晴天及时收割。同时及时晒干或烘干,烘干要调控好温度,不可风干过速。稻谷在仓贮入库时要控制好水分和温度,水分在14%左右,温度在25℃以下。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