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8-02 07:07 作者:李先生
一、根据土壤肥力确定追肥量实践证明,中低产田增加施肥量可显著提高产量。对于高产田,一般施肥水平可以维持。
二、作物营养高峰期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的关键是掌握各种作物吸收养分的关键期和最大效率期,尽量在作物营养高峰期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
三、覆土深施的实践证明,常温下地表施尿素4 ~ 5天后,大部分氮素被氨化挥发,其利用率只有30%左右,尤其是石灰性、碱性土壤表面,氨的挥发损失更为严重。因此,在旱地作物追施尿素时,最好挖坑或开沟,施入深度不超过10厘米,使尿素能在湿润的土壤中,有利于尿素的转化和土壤对氨肥的吸附,减少挥发损失。
四、因为尿素含氮量高,养分浓度高,吸湿性大,所以要与作物保持一定的距离。所以追肥时要防止尿素施到作物根系附近,更不要将尿素滴到作物心叶,以免烧苗影响生长,要与作物保持一定距离。
五、提前施用由于尿素是低分子有机化合物,施入土壤后需要一个氨化过程,转化为高挥发性的碳酸铵后才能被作物根系吸收。因此,追施作物时,应在其他氮肥施用前7天左右施用尿素。
六、未掺入碱性肥料的尿素属于中性肥料,追肥时不宜掺入碱性肥料,以免降低肥效。如需掺入碱性肥料,施肥日期应错开,一般3 ~ 5天一次。而尿素与氯化钾、磷矿粉、过磷酸钙等肥料混合使用,增产效果显著。
七、追肥后不宜立即灌溉。尿素施入土壤后,在分解转化前不能被土壤吸收。如果追完立即倒水,会造成大量尿素流失。当土壤严重缺水时,既要灌溉,也要小水量勤灌,避免大水漫灌。水稻追肥时要考虑到转化前尿素流动性大的特点,追肥后不宜立即灌水。一般追肥后3 ~ 5天浇一次为宜。
八、根外追肥为宜尿素对作物叶片的伤害较小,易溶于水,扩散性强,易被叶片吸收,进入叶片后不易造成浆壁分离,非常适合根外追肥。但应选用缩二脲含量低于2%的优质尿素,防止损伤叶片。尿素作为根外追肥的浓度因作物不同而异,禾本科作物根外追肥浓度为1.5%。
耕种帮超市表示,虽然尿素有很多方式,通过使用技巧也能很好的提高尿素利用率,但是一定要结合土壤和作物性质,不能做纸上谈兵的将领。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