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枯萎病的防治方法

2016-04-27 02:39 作者:李先生  

农业种植技术 

枯萎病的发病规律

病菌主要以菌丝、厚垣孢子或菌核在未腐熟的有机肥或土壤中越冬,在土壤中可存活6~10年,病菌可通过种子肥料、土壤、浇水进行传播,以堆肥、沤肥传播为主要途径。此病发生与温、湿度关系密切,病菌生长温度为5~35℃,土温24~30℃为病菌萌发和生长适宜温度。该病为土传病害,发病程度取决于土壤中可侵染菌量。一般连茬种植,地下害虫多,管理粗放,或土壤黏重、潮湿等病害发生严重。

 

枯萎病的预防方法

1、浇灌预防:将41%聚砹·嘧霉胺按600~800倍液稀释,在播种前或播种后及栽前早十点前或下午五点后苗床浇灌。

2、灌根预防:在定植时或定植后和预期病害常发期前,将41%聚砹·嘧霉胺按800倍液稀释进行灌根,每7天用药1次,用药次数视病情而定。

枯萎病的治疗方法

1、叶面喷施:41%聚砹·嘧霉胺600~800倍液稀释均匀喷洒使用,病害严重时,可适当加大用药量。

2、灌根处理:对病株稀释600~800倍进行灌根,若病原菌同时为害地上部分,应在根部灌药的同时,地上部分同时进行喷雾,每7天左右用药1次。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食心虫的防治方法 下一篇:地老虎怎么防治?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