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杏鲍菇生产中的常见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2017-07-31 23:58 作者:李先生  

  
水果种植管理技术

杏鲍菇是我国近几年新发展起来的食用菌种类之一,由于其生产周期短、见效快,效益相对较高,在农村种植结构调整中非常受欢迎,种植面积在不断扩大。杏鲍菇其栽培技术尚未普及,在生产中遇见的一些问题,常常会给生产造成巨大的损失,因此必须给予注意。下面仅就生产中遇见的问题及其发生的原因和大家交流一下。
1、菌袋在发菌过程中大部分发生污染,严重时全军覆没
造成大部分菌袋污染的直接原因是灭菌不彻底。在适宜的水分、温度条件下,菌袋内没有杀死的杂菌开始繁殖,开始是星星点点分布在菌袋上,后来扩展成片,损失已不可避免。导致灭菌不彻底的原因有:拌料时培养料没有吸透水,料内有生心,尤其是木屑、玉米芯等质地较硬的培养料易发生这种情况。在灭菌过程中没有排尽冷空气,灭菌锅中始终被冷空气占据一隅,导致没有良好的热循环。灭菌时间不足,或在灭菌过程中出现停火断气,或灭菌锅内菌袋摆放过多过紧,也会发生灭菌不彻底的问题。
2、发菌阶段菌丝生长特别缓慢,导致发菌期延长
菌种活力弱。购买菌种一定到有生产资质的单位购买。菌种菌龄适宜,菌丝洁白、浓密、粗壮,表明生命力强。菌袋装料过紧或含水量过高,菌袋内由于没有充足的氧气,抑制了菌丝的生长速度。发菌环境的温度过低,且通风不良,或者培养料的酸碱度不适宜,也会造成发菌缓慢。
3、发菌阶段,菌丝尚未发满便出菇
抑制或不利于营养生长的逆境条件,会使生物过早地转向生技生长,以延续种族,是所有生物的共性。杏鲍菇也是如此。由于发菌温度过低,栽培袋内湿度过大,加上光线刺激等不利于菌丝生长的条件,使菌袋在菌丝没有发满便开始出菇。这种现象一般在冬季生产时容易发生。
4、菌袋侧面出菇,且多畸形
在灭菌过程中,菌袋相互挤压,圆形的菌袋变形,致使栽培料和菌袋之间产生空隙,为菌丝拧结提供了空气和空间。再加上低温、光照刺激和机械刺激,使菌袋侧面的菌丝拧结形成原基,发育成子实体。由于塑料袋的限制,这种菇全部为崎形。发生这种情况,应及时对菇蓄进行捏压,使其停止生长,以免造成更多的营养浪费。
5、子实体长的很多,但大部分长不大,商品率低
发生这种情况的原因是没有进行疏菇蕾。原基分化后,在菌袋两侧长出很多小菇蕾,少则几个,多则几十个。但由于营养和空间的限制,这些菇蓄大部分不能长成商品菇。所以必须及时进行疏蕾,以免浪费更多的营养。疏蓄的原则是在菇蕾刚形成时,选位置好、菇形正、大小相近的菇蕾,每面留4~6个,子实体长至2厘米左右时,再进行一次优选,每面留2~4个。这样,便能保证较高的商品率了。
6、在出菇时,菌丝突然旺长,菌袋两端、子实体长上满白色菌丝,子实体从菌盖中间开始葬缩,严重时子实体黄化死亡。
这是菇棚内温度突然升高所致。在出菇阶段,菌丝、子实体都在生长。在正常情况下,这两种生长达到动态平衡。决定这一平衡的关健因素是温度。相对较高的温度有利于菌丝生长,而相对较低的温度有利于原基的分化。突然升温,打破了原有的平衡,使营养生长即菌丝生长占了优势。在营养、水分一定的情况下,供给菌丝生长的营养、水分多,供给子实体的营养、水分就少了,严重时子实体营养倒流,在外观上表现出子实体萎缩,甚至枯黄死亡。
7、菌盖长瘤
这种现象主要发生在冬季生产中,原因是低温。杏鲍菇生长发育的极限温度是10℃,冬季夜间长期低于10℃的温度,造成菌盖内外层细胞伸长失调,形成瘤状突起。
■ 河北省滦县农业局 何金明 石柱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北方杏鲍菇栽培技术 下一篇:杏树育苗技术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