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2016-04-24 14:47 作者:李先生
生产实践中由于施用长残留性除草剂而对下茬作物造成药害的现象时有发生,给生产造成了不应有的损失。例如目前各地使用的以甲黄隆、绿黄隆、胺苯磺隆等为主要成分的长残留性除草剂,往往使后茬作物水稻生长期出现黄化、矮化等药害症状。因此,必须重视这类除草剂以后茬作物的为害。
一、要根据不同土壤的特性、微生物种类、气候及灌溉条件,选用不同的除草剂。据资料介绍,绿黄隆、豆黄隆、迪黄隆等在土壤中主要通过水解作用降解。遇到大田为碱性土、用药当年降雨量少、土壤干旱等情况,它们在土壤中的残留期往往延长,后茬作物易受害;反之,酸性土、土壤湿润或灌水农田,则残留期缩短,后茬作物相对安全。
二、种植后茬作
三是合理施药。绿黄隆与2,4-滴丁酯混用,可使绿黄隆用药量减少50%。普施特土壤处理可与氟乐灵、乙草胺、甲草胺、赛克津等混用。用普施特、广灭灵进行带状喷药,可减少用药量30%以上。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