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田柚低产园的改造
遂宁市市中区粮食原种场白马分场有83株1968年定植的沙田柚,1986年前年平均株产15公斤,树势衰弱,枝梢纤细,花量大,畸形花占50%以上,病虫害严重。从1987年开始实施改造,至1991年连续5年丰产,年平均株产58.5公斤,比改造前提高3倍,最高株产达200公斤。主要措施如下:
1增施肥水成年柚树树冠高大,需肥量多。每株树每年施人畜粪300~400公斤、尿素1.5~2公斤、过磷酸钙1.5~2公斤和油枯10~20公斤。分4次于2月中旬(萌芽肥)、4月中旬(稳果肥)、6月下旬(壮果肥)和11月下旬(采后肥)施入,分别占总用肥量的30%、20%、20%和30%。施肥方法是:施肥前15~30天在树冠滴水线附近挖坑,伤根愈合后,先放入尿素等肥料,再倒入1∶1的人粪水,15~30天后再填土。增加根外追肥次数,4~7月新梢抽生和果实生长期,叶面喷施0.2%~0.3%尿素加0.2%磷酸二氢钾5~6次。柚园内种植蚕豆、黄豆等绿肥,开花期进行翻埋。冬春灌水结合夏秋抗旱,每株每年灌水量为400公斤。
2因树修剪,复壮树冠第1年从1月下旬开始,根据树势强弱进行轮换更新或露骨更新,疏除树冠顶部所有衰弱枝组,使树高降低1.5~2.0米,短截径粗1.0~1.5厘米的衰弱枝,注意多保留中下层及内膛枝。5月下旬对春、夏梢去弱留强,适当疏果。采果后回缩衰弱结果枝。以后坚持每年两次修剪,使树体无老弱枝,控制和压缩树冠,尤其注意疏去顶部旺枝,使内膛通风透光,提高内膛枝成花结果能力。
原载《中国柑桔》1993年第4期
作者陈才贵(四川省遂宁市市中区农业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