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江津市无公害柑桔生产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

2017-07-29 23:21 作者:李先生  

  
柑橘种植管理技术

江津市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

柑桔是江津市主要水果之一,食用价值高,经济效益可观,近几年来发展迅猛,但由于气候转暧,柑桔物侯期长,所以柑桔害虫种类繁多,危害日趋严重。害虫造成产量降低,品质变劣时有发生。因此针对江津市的气候条件及病虫害发生规律,编写以下柑桔病虫害防治技术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提出富贵意见。

一、柑桔主要常见虫害

1、柑桔红蜘蛛:喜光、趋嫩,在树冠外周的上中层发生较多,幼树和幼苗发生重。是柑桔上危害最重的害螨,以危害柑橘的叶片、嫩枝和果实,但以叶片受害最重,被害叶片呈现许多灰白色小斑点、失去光泽,严重时全叶灰白,大量落叶,从而影响树势和产量。

、发生规律:一年发生16—18代左右,世代重叠,主要以卵及部分成螨在潜叶蛾危害的卷叶内及背面等越冬。一年有2次高峰发生期,第一次3月开始卵孵化,3—6月盛发,4—5月为盛发高峰期,主要危害春梢;9—10月是第二次盛发期,主要危害秋梢。

、防治技术:在春梢抽发前要经常检查虫害情况,当每叶有虫、卵在3头左右就应防治,选用24%螨危悬浮剂4000倍液或34%速螨锉乳油2000倍液或15%扫螨净乳油1500—2500倍或20%损螨1000倍液或73%克螨特乳油3000~4000倍液或5%尼索朗2000—4000倍液防治,在喷雾时做到树冠内外、叶片正反面和幼果均要喷到,药剂注意轮换使用。

2、柑桔黄蜘蛛:喜阴湿,在树冠内堂中下部发生,大树发生重而幼树较轻,以危害柑桔叶片、嫩枝、花蕾和果实,以春梢嫩叶受害最重,被害叶片呈黄色斑块,受害处常凹陷,畸形或扭曲变形,凹陷处常有丝网覆盖,虫在网下。猖獗年份造成柑橘大量落叶、落花和落果,从而影响产量。

、发生规律:一年发生13代左右,世代重叠,以成螨或卵在树冠内堂、中下部的叶背越冬,14—15℃繁殖较快。发生盛期在每年的4—5月即柑橘开花期前后,猖獗危害春梢叶片;10月前后又再次出现一次小高峰,以危害秋梢为主。

、防治技术:每叶在1头以上就应防治,其防治农药与红蜘蛛防治相同。

3、柑桔锈壁虱:又叫锈螨,喜欢荫蔽,在叶背主脉两侧较多以及树冠的中下部和内层危害,果实从果蒂周围及阴面易发生。仍是柑桔上的重要螨害之一。它是群集于果面、叶片和嫩梢上吸食汁液,叶、果细胞被破坏,内含芳香油溢出,经空气氧化变成黑色或呈古铜色,叶呈现许多褐色小斑点,严生日地卷曲、脱落,果实受害,果皮粗糙而无光泽,品质变劣。

、发生规律:年发生18—20代左右,世代重叠,生活期活周期很短。越冬成虫在4月上旬危害新梢嫩叶,常聚集在叶背的主脉两侧危害,5~6月蔓延至果面上数量渐增,7—8月虫量达到高峰。多时虫卵一个果子达几百至几千头。夏秋高温干旱有利于其繁殖。

、防治技术:从5月开始要经常检查害虫发生情况,在5月开始就应防治,选用24%螨危悬浮剂4000倍液或45%石流合剂晶体180倍或15%扫螨净1500—2500倍或73%克螨特乳油3000~4000倍液或5%尼索朗2000—4000倍液防治,在喷雾时做到树冠内外、叶片正反面和幼果均要喷到,药剂注意轮换使用。

4、柑桔矢尖蚧:是柑橘常发生的害虫之一,它经常发生在树冠中下部及内层,它以危害柑桔的枝梢、叶和果实,被害处周围呈黄绿色斑点,影响产量及品质,严重时造成叶片卷曲、枯焦、枝条枯死。

、发生规律:一年发生2—3代,世代重叠,每年4月中下旬开始产卵1龄若虫于5月中下旬达到高峰,多在老叶上危害;第二代若虫于7月中下旬发生,主要危害新叶和幼果;第三代若虫高峰在9月中下旬发生,主要危害叶片和果实。

、防治技术:重点防治第一代若虫,可有效地压低下一代虫口密度。在5月上中旬可选用28%蚧宝乳油1500倍液或国光蚧必治750—1000倍液或40%速扑杀乳油1500倍液或松脂合剂20倍液防治,间隔15—20天再防治一次效果最好。

5、柑桔红蜡蚧:是以成虫和若虫聚集于柑橘当年生春梢上吸食危害,叶和果梗上亦有少量危害。被害柑桔枝梢抽发少而短小,枯枝较多,并诱发煤烟病。

、发生规律:一年发生1代,在每年5月中旬开始产卵,5月下旬为产卵盛期直至7月上旬,繁殖力强,每雌一生平均产卵470余粒。卵期1—2天后爬至当年生梢上群集危害。可借风力、昆虫和果园操作活动近距离扩散。

、防治技术:重点防治第一代若虫,可有效地压低下一代虫口密度。在6月中旬就应开始施药,可选用28%蚧宝1500倍液或国光蚧必治750—1000倍液或40%速扑杀乳油1500倍液或松脂合剂20倍液防治,15天左右应重喷施一次。

6、柑桔吹绵蚧:喜欢荫蔽温暖潮湿,在柑桔的叶、芽、枝干均可受害,成虫和若虫吸食植物的汁液,使叶黄枝枯,树势衰弱,甚至整株死亡。

、发生规律:一年发生3—4代,在每年3月下旬开始产卵,初孵若虫多在叶背主脉附近和新枝上吸食汁液,若虫每蜕一次皮换居一处危害。发生高峰期在4月下旬至6月上旬、7月下旬至9月上旬。

、防治技术:防治药剂同柑桔矢尖蚧。

7、柑桔糠片蚧:喜欢荫蔽和灰尘较多的树叶,以成虫和若虫群集堆叠于枝干、叶片及果蒂处为害,果实被害处呈现黄绿色斑点,枝叶被为害后容易诱发煤烟病,严重时枝枯叶落,影响树势和果实品质。

、发生规律:一年发生3—4代,世代重叠。每年4月中、下旬第一代若虫陆续出现,主要为害枝叶,第二代以后为害果实,初孵若虫以7月下旬至10月发生最大,尤其在9月是虫害发生高峰期。

、防治技术:5—7月开始防治,其使用农药同柑桔矢尖蚧。

8、柑桔黑刺粉虱:喜欢荫蔽环境,发生于大树荫蔽树冠中下部及内层叶背。是粉虱类中发生普遍、为害严重的一种虫害。以若虫群集在叶背吸食汁液,严重时每片叶上有虫数百头,其排泄物能诱发煤烟病,导致植株枝叶发黑,枯死脱落,树势衰弱,产量锐减。

、发生规律:一年发生4—5代,世代极不整齐。在3月上旬开始化蛹,3月下旬至4月上旬羽化产卵,从3月中旬至11月下旬在田间的各虫态均可见到。5—7月中旬、8月上旬至9月上旬、10月下旬至11月下旬是各代1、2龄若虫的盛发期为害最重,也是防治的关键时期。

、防治技术:在若虫发生初期可选用70%艾美乐15000倍液+5%锐劲特1500倍液或25%追命7500倍液+2.5%百劫1000倍液或国光蚧必治750—1000倍液防治或40%速扑杀乳油1500倍液。

8、柑桔潜叶蛾:又称鬼画符、绘图虫。危害夏秋梢嫩叶和果实,是嫩梢期的主要害虫,幼虫潜入嫩叶、嫩茎的表皮下蛀食叶肉和果实表皮取食。形成银白色弯弯曲曲的虫道,受害叶片卷缩变硬,容易脱落,严重影响新梢生长,尤其秋梢受害最严重。

、发生规律:一年发生约10代,在每年的4月下旬出现成虫,成虫夜出活动,多在傍晚产卵于1—3厘米长的嫩叶背面中脉两侧或嫩枝上,一天内就孵化成幼虫蛀入嫩叶或嫩枝表皮下取食叶肉形成弯弯曲曲的虫道。一般在5月开始发现幼虫为害,6—9月夏、秋梢抽发盛期为害最重,尤其是秋梢发生最重。

、防治技术:宜采取抹芽控梢,药物保梢的综合防治措施。在新芽抽出50%时,可选用70%艾美乐15000倍液+5%锐劲特1500倍液或25%追命7500倍液+2.5%百劫1000倍液或2.5%敌杀死8000倍液或20%灭扫利2000倍液防治,其喷药时间在下午5点以后防治效果最佳。

9、柑桔花蕾蛆:一般果园受害率达30%左右,严重者达60%以上,是一种较为普遍发生的虫害。成虫在花蕾上产卵,幼虫孵化后危害化器,受害花器变形变色不能开花结果,花瓣上多有绿点,形似灯笼,直至脱落。

、发生规律:每年发生一代,在3月下旬至4月中旬当花蕾长到鱼籽蛋大小时危害,采取地面喷药防治,在成虫盛发期期也可喷雾树冠防治,每隔7天防治一次,连续喷施2—3次。

、防治技术:当花蕾长到鱼籽蛋大小时可选用可选用5%锐劲特1500倍液或2.5%百劫1000倍液或2.5%敌杀死8000倍液或2.5%死翘翘1000倍液防治。地面施药可选用国光毒箭1000倍液防治而宜早施,树冠施药可稍迟。

10、柑桔大实蝇:以甜橙受害较重,成虫产卵于柑桔果实中,产卵处有胶质流出,周围略褪色,幼虫孵化后蛀食果肉,导致果实未熟先黄,内部腐烂而导致早期脱落,受害率在20—40%之间。

、发生规律:一年发生一代,一般在4月下旬至6月上、中旬成虫先后出土,羽化盛期在4月底至5月中旬,6月中旬至7月上旬为产卵盛期,因此6—7月是防治的关键时期。

、防治技术:在6—7月成虫产卵前,可选用2.5%百劫1000倍液或2.5%敌杀死8000倍液或2.5%死翘翘1000倍液或20%灭扫利2000倍液各加3%红糖喷射果园中结果多而大的植株的1/3树冠。

11、柑桔星天牛:成虫体长19—39毫米,体身漆黑色,具有光择,前胸背板有3条瘤状突起,两侧各有一个剌状突起,雄虫触角超过体长一倍。是以幼虫蛀食柑桔木质主干基部和主根的一类重要蛀干害虫。

、发生规律:一年发生一代,成虫多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出现,5—6月为羽化盛期。成虫喜欢在晴天的中午活动,5—8月产卵于根颈附近距地面5厘米范围的树皮内,产卵处树皮有“T”形或“L”形伤痕。幼虫孵化后先在树皮下蛀食,不久即向下蛀食主干木质部直至主根。

、防治技术:一是掌握成虫的活动习性采取人工捕杀成虫;二是管好树体,在产卵期间多次清刷树干,堵塞洞口减少成虫产卵;三是刮除虫卵及初孵幼虫;四是在秋分或清明前后,对有虫粪的洞口,清理粪便后用核扩散棉花蘸上80%敌敌畏乳油10倍液塞入虫洞内封上泥土毒杀或在4月下旬至5月中旬选用5%锐劲特1500倍液或2.5%百劫1000倍液或2.5%敌杀死8000倍液喷施树冠及树干防治。

12、柑桔褐天牛:成虫体长25—51毫米,有光择,上身灰黄色短绒毛,头顶两复眼间有一深纵沟,触角基瘤之前,额中央又有两条弧形深沟,呈括弧状,雄虫触角超过体长。蛀食距地面33厘米高以上的主干和主枝为主,

、发生规律:两年完成一代,成虫从4月下旬至8月下旬先后出现,盛期为6—7月,成虫性喜阴暗,白天潜伏于树洞内,傍晚活跃于树干间交尾产卵至深夜11点。5月上旬至7月上旬为产卵盛期。成虫多产卵于树干伤口或洞口边缘及表皮凹陷处,每处一粒。幼虫孵化后在树皮下蛀食约15—20天,使树皮表面出现流胶,以后蛀入木质部随后向上蛀食,如遇坚硬木质而绕道蛀食,形成若干岔道。

、防治技术:同星天牛。

13、柑桔吸果夜蛾:是果园的一类重要害虫,不仅种类多而且数量大,危害柑桔的吸果夜蛾有40余种,常见的有:嘴壶夜蛾、鸟嘴壶夜蛾、枯叶夜蛾、落叶夜蛾、桥夜蛾等十多种。均以成虫在夜间飞至果园危害成熟果实,成虫口吻穿剌果实能力强,能穿孔吸取果实汁液而引起果实腐烂、脱落。

、发生规律:吸果夜蛾类大致一年发生2~6代,大多以幼虫或蛹越冬。成虫有趋光性,并具假死性。幼虫以木防己、汉防己、高梁泡、野板栗等杂草的叶片为食料,也是成虫产卵和幼虫生活的场所。

吸果夜蛾一般在傍晚7时左右进入桔园,大量停留在枝叶上,以后逐渐转移到果实上刺吸果实汁液,到夜晚9时以后为活动高峰,11时以后逐渐减少,天亮前后即飞离桔园。

、防治技术:①灯光诱杀。在桔园高挂频振式杀虫灯,诱杀吸果夜蛾成虫。也可以用黑光灯、紫外线灯或普通200瓦的灯泡诱杀,在灯下放木盆,盆内盛水半盆,加几滴柴油或煤油,及时打捞死虫并换水。

②毒饵诱杀。用瓜果片浸5%锐劲特1200倍液或2.5%百劫1000倍液或2.5%敌杀死60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3分钟制成毒饵,挂在树冠上诱杀吸果夜蛾成虫。

③药剂喷雾:5%锐劲特1500倍液或2.5%百劫1000倍液或2.5%敌杀死8000倍液是一种高效低毒的药剂,其作用表现为驱避性与拒食性,喷药后很少吸果夜蛾成虫飞入桔园,也不在树上停留,不吸食危害果实,喷药一次能维持20—35天左右。喷射树冠,每隔15~20天喷药1次。采果前20天停喷。④果实套袋。高贵优质品种的果实,可采取套袋防止吸果夜蛾危害。在套袋前必须喷药防治好桔锈螨,防止果实品质受影响。

14、柑桔凤蝶类害虫:危害柑桔的凤蝶约有10余种,以幼虫食害柑桔夏、秋梢的嫩叶、嫩芽,取食叶肉或将嫩叶咬成小孔,严重时可将其吃光,影响柑桔的生长。

、发生规律:一年发生多代,常发生于每年的5—9月。

、防治技术:危害期人工捕捉新梢上的幼虫,在幼虫低龄期可喷施5%锐劲特1500倍液或2.5%百劫1000倍液或2.5%敌杀死8000倍液或90%敌白虫1000倍液防治。

15、柑桔蚜虫类:柑桔蚜虫主要群集在嫩芽、嫩叶、嫩梢、花蕾和花上吸食汁液,使叶片卷缩、新梢枯萎、花和幼果大量脱落。

、发生规律:一年发生10—20代,以春梢和花蕾受害最重,夏秋梢次之。在4—6月和9—10月是危害高峰期。

、防治技术:当新梢有蚜虫达20%时,喷施70%艾美乐15000倍液或25%追命7500倍液或10%千红1000倍液或2.5%敌杀死8000倍液或国光毙克1000倍液防治。

16、柑桔卷叶蛾类:柑桔卷叶蛾有7种,其中以拟小黄卷叶蛾和褐带长卷叶蛾分布普遍,危害最重。以幼虫危害柑桔新梢、嫩叶、花和果实,常将其数叶缀合一起躲在其中取食,幼果和即将成熟的果实被害后,造成大量脱果。

、发生规律:一年发生4—8代,3月中旬羽化为成虫,随即产卵,3月下旬—4月上旬孵化危害叶片、嫩梢和花蕾,4月中旬开始危害幼果。每年4月下旬至6月是幼虫危害盛期。褐带长卷叶蛾9月后可危害成熟果实而引起腐烂落果。

、防治技术:在虫害发生初期即3月下旬开始,可选用5%锐劲特1500+70%艾美乐15000倍液或2.5%百劫1000倍液+25%追命7500倍液倍液或2.5%死翘翘1000倍液或90%敌白虫1000倍液防治。

二、柑桔主要常见病害

1、柑桔溃疡病:属细菌性病害,在苗木和幼树期最易感病,一般在4—10月发病,夏秋梢受害较重。

、症状:开始在叶背出现黄色或暗绿色针头大小的油渍状斑点,扩大后近圆形,中部下陷呈火山口状,边缘呈油浸状,周围有黄色晕环,枝梢和果实均可受害出现病斑。

、传播途径:主要由风雨和昆虫传播,远距离主要通过苗木、接穗和果实传播。高温、多雨尤其是暴雨病害更易发生。

、防治技术:要严格实行检疫控制,禁止病区柑橘接穗、苗木、果实和种子流入,发现染病材料要及时就地烧毁。也可在夏秋梢萌动至芽长2厘米及花后10—25天选用43%好力克3000倍液或抗枯宁1000倍液防治。

2、柑桔炭疽病:属真菌性病害,常发生在管理粗放的果园在高温多雨季节发病重,叶、花、果、梢均可被害,贮藏期间果实腐烂。常年普遍发生,为害较重。

、症状:主要有枯死和枯斑两种症状类型。枯死症状初期似开水烫伤,后向下枯萎,上有朱红色小点,叶易落;枯斑症状病部下陷,中央灰白色,上长轮纹状排列黑色小粒点。苗期受害易出现顶枯症状,果实受害易出现干疤、泪痕、腐烂、蒂枯等红褐色泪痕状条纹斑。

、传播途径:主要由风、雨和昆虫传播为主。

、防治技术:以加强管理增强树势为主,配合喷雾43%好力克3000倍液或国光柑桔霉斑敌600倍液或50%国光多菌灵8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或80%国光代森锌500倍液或40%富士1号可湿性粉剂700倍液防治。

3、柑桔流胶病:属真菌性病害,常发生在吉丁虫或天牛所造成的树杆伤口处及密植果园,主要危害主杆和主枝。

、症状:病斑初期为褐色油状小点,后裂缝流出胶汁,组织软腐有酒味,枯枝。

、传播途径:主要由雨、水为主。

、防治技术:采取降低果园湿度和防治吉丁虫、天牛的危害为主辅以药物防治,将病部粗皮刮去现青黄色,纵刻深达木质部的裂口数条,涂90%乙磷铝或50%国光多菌灵或70%甲基托布津100倍液防治。

4、柑桔脚腐病:属真菌性病害,主要危害果树的主杆根颈部。

、症状:病斑多始发于土面上下10公分左右的根颈部,病部皮层变褐色,水渍状,有酒糟味,潮湿时常有胶质流出,在干燥情况下病组织开裂变硬。

、传播途径:主要由雨、水为主。

、防治技术:将病部粗皮刮去现青黄色,纵刻深达木质部的裂口数条,涂90%乙磷铝或50%国光多菌灵或70%甲基托布津100倍液涂抹防治。

5、柑桔疮痂病:属真菌性病害,一般在霉雨期最易发病,以危害柑橘的嫩叶、新梢、花瓣和幼果。

、症状:发病初期嫩叶呈褐色圆点,周围组织水浸状,多从叶的正面凹下,另一面呈圆锥状突起,多数发生在叶片背面,不穿透两面,病斑多时,枝叶常扭曲畸形。危害时期在春梢、秋梢抽发期和幼果期。

、传播途径:主要由风、雨和昆虫传播为主。

、防治技术:第一次防治在春芽萌动其芽长1-2毫米时,可选用43%好力克3000倍液或国光柑桔霉斑敌600倍液或喷雾50%国光多菌灵800—10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或80%国光代森锌400倍液防治。第二次在谢花2/3时再喷雾一次防治。

6、柑桔黑斑病:属真菌性病害,在管理较为粗放的果园最易发病,主要危害果实和叶片。

、症状:在即将成熟的柑桔上呈现红褐色或黑褐色小斑病斑,扩大后其直径在2—3毫米凹陷圆形,长有黑色小粒点。在春梢和幼果期是病害的发生高峰期。

、传播途径:主要由雨、水为主。

、防治技术:在谢花后30—45天内可选用43%好力克3000倍液或12.5%力克菌2000倍液或国光柑桔霉斑敌6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或50%国光多菌灵800—1000倍液或或80%国光代森锰锌600倍液防治喷雾2—3次防治。

三、田间果园除草

近几年来我市的果园使用各种除草剂较为濒繁,由于使用不当,不但会影响果树生长,最重要的是造成土地板结,因此推荐几个较好的果园除草剂供选用。41%立刀200倍液或41%农达200倍液或58%杀草宝900倍液。

对于果园除草应掌握好施药时间,一般在每年的3月上旬至5月中旬和8月下旬至10月中旬施药效果最好,所要除的杂草高度不超过30厘米。百天尽量不除草,保持土壤湿润。

四、几种主要农药特性介绍

、新一代全新杀螨剂——24%螨危悬浮剂:

德国拜耳作物科学公司研发生产,有效成分为独有的锈酮螨酯。

1、防治对象:各类果树红蜘蛛、黄蜘蛛、锈壁虱。

2、药品特性:是通过触杀作用防治柑桔红(黄)蜘蛛、锈壁虱、山楂叶螨、朱砂叶螨、二斑叶螨等农作物害螨类害虫,兑水喷雾时,尽可能均匀喷雾叶片正反面及树枝和果实,喷施一次药其有效期长达35—56天,以杀卵效果最好并对若螨及雌成螨也有很好防治效果,,毒性低而农药味,在高温下施药也很安全。

3、主要特点:①、长持效,具有强力杀卵作用,对若螨、雌成螨均有杀灭效果;药效发挥较缓,而持效期在56天以上。

②、广谱,对常规的螨类均有效。

③、作用机理独特,抑制叶螨脂肪合成与能量代谢。

④、无交互抗性,非感温农药,药效不受气温影响,施药后3小时如遇阴雨不影响药效。

⑤、使用安全,对作物、人畜安全,对环境无不良影响。混配性好,耐雨水冲刷。

4、使用技术:在4月上旬—5月上中旬稀释4000—5000倍时施用,对柑桔红蜘蛛喷药一次可控制35—45天,最长可达56天。(柑桔盛花期不得使用)建议全年使用不高于二次。若园块中螨类基数偏高,建议与速效性杀螨剂混用。

、5%锐劲特悬浮剂:

由德国拜耳作物科学有限公司研制生产。该药剂结构新颖,作用机理独特,杀虫活性高,被喻为新一代高科技杀虫剂

1、防治对象:是一种对许多害虫具有很好防治效果的广谱性杀虫剂。能有效防治水稻螟虫、稻飞虱、稻瘿蚊、稻苞虫、稻蝗、稻纵卷叶螟、稻蓟马和玉米螟、金针虫、地老虎、土蝗、蝼蛄、豆荚螟、蔗螟、蔬菜小菜蛾、菜青虫、吊丝虫、瓜绢螟、黑壳虫、天牛、食心虫、小象甲以及虱子、跳蚤、白蚁、蟑螂、蚂蚁、蚊子等害虫都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2、药品特性:是干扰昆虫中枢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而导致害虫死亡,其作用方式是胃毒与触杀并用。适宜在水稻、玉米、高粱等粮食作物;柑橘、花椒、梨树等果树作物和各类蔬菜以及经济作物。

3、主要特点:防治农作物害虫其持效期一般30天左右,最长可达45天。亩使用30毫升/3袋,兑水45公斤,即一袋锐劲特兑水15公斤,均匀喷雾即可,低毒又安全,对人畜安全,因此,锐劲特是生产无公害农产品的良好药剂。锐劲特被国家农业部农技推广中心推荐为“无公害农产品生产使用药剂”。并且具有促进生根、分枝、分蘖和增加叶片中叶绿素含量的作用,从而可提高农作物产量8%以上。

2.5%百劫微乳剂:

本品具有胃毒、触杀和趋避作用,对棉花、甘蓝等咀嚼式口器害虫和刺吸式口器害虫有效。本品击倒速度快,杀虫谱广,活性高,持效期长,耐雨水冲刷。

以上技术资料由江津市大地农业服务有限公司提供,在农药使用中请认真阅读使用说明书。详情可咨询各零售商或江津市大地农业服务有限公司。

编者:刘汝乾江津市农业局农艺师

咨询电话:4756688313883872628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油菜育苗移栽田间管理技术 下一篇:肥料灭病虫 效果还挺行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