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7-29 08:40 作者:李先生
为了充分利用土地和光照等资源,我们探索出了一套冬枣间作辣椒高产高效栽培新技术。
1 品种选择
品种可分整椒出口型、加工色素型和采收鲜椒型。整椒出口型一般要求个大、皮厚、色紫、椒干表面平整光滑,椒果长12~14cm,如胶州羊角椒红龙3号或进口韩国椒等;加工色素型一般要求椒干红色素含量高,每千克椒干含红色素4.5g以上,如胶州羊角椒红龙1号或进口韩国椒等;采收鲜椒型一般要求个大、产量高、抗病性强,如胶州羊角椒红龙2号等。
2 育苗
冬枣树间一般选择春栽辣椒。春栽辣椒可以延长生育期,辣椒产量高,品质好,效益高。育苗时间一般在3月15日左右,采用地膜覆盖加小拱棚。种植1亩辣椒需要苗床面积不少于20平方米。一般畦宽1~1.2m,长度视苗床面积而定。然后把苗床深翻耙细搂平,浇透水后把种子均匀地撒在苗床上,覆盖细土1~1.5cm,再撒甲基异柳磷或辛硫磷毒饵防治地下害虫,喷洒700倍的72%都尔乳油防除杂草。出苗前,苗床温度最好控制在25~32℃。当种子大部分出土时,要撤掉地膜,苗床温度控制在白天25~28℃,夜间16~18℃。待幼苗长出4~5片真叶时进行间苗,苗间距为5cm,同时苗床要注意浇水和防治蚜虫、红蜘蛛等。移栽前3~5天,在苗床上可喷一遍植病灵和云大120,以防病毒病。定植前壮苗的标准是:苗子长出8~10片真叶,茎粗0.4~0.5cm,苗高15~20cm,叶片大而浓绿,第一朵花现蕾。
3 移栽定植
一般在5月20日前后移栽。辣椒行与冬枣间距不小于50cm。辣椒行距一般按50cm等行距或大行60cm,小行40cm,株距20~25cm。每亩需施三元素复合肥40kg,尿素7.5kg,硫酸亚铁1kg。按一定的株行距单穴单株栽植,随后浇水,以利缓苗,提高成活率。
4 田间管理
4.1 中耕除草 中耕除草不仅增加土壤通透性,促进植株生长,而且可以旱时保墒,涝时晾墒,增强辣椒的抗旱抗涝能力。一般定植后12~15天,植株产生大量新根后,可耘锄一遍,以后要勤锄浅锄,以免伤根。杂草危害时,可用10.8%的高效盖草能20~20ml,对水15~30kg,喷洒杂草茎叶,消除草害。
4.2 起垄培土 起垄培土既可以防止辣椒倒伏,又可以保护辣椒根系,延长寿命。一般在辣椒封垄前进行,培土厚度以6~10cm为宜。辣椒根系分布较浅,好气性强,因而培土不可过深。培土可结合中耕分次进行。
4.3 施肥浇水 于门椒开始膨大时可追肥1次,一般每亩可追施尿素10kg。辣椒生长中后期,由于土壤养分不足和微量元素缺乏,这时根外施肥,增产效果显著。叶面肥有磷酸二氢钾、太得肥等。叶面肥可与非碱性杀虫或杀菌剂同时喷施。若天气特别干旱,可浇1次小水,不可大水漫灌。
4.4 病虫害防治 疫病可用50%甲霜灵600倍液或64%杀毒矾粉剂400倍液防治;病毒病可用2.5%植病灵粉剂1500倍液或2.5%病毒灵1000倍液防治;炭疽病可用70%甲基托布粉剂400倍液或75%百菌清粉剂600倍液防治。棉铃虫、蚜虫等害虫可用聚酯类农药防治;茶黄螨可用杀螨醇等药剂防治。
5 收获晾晒
辣椒收获时间一般在10月中旬为宜。收获时要连根拔起,这样有利于根系和秸秆中的养分向椒果中回流,从而增加椒皮厚度和光色度,提高商品等级。辣椒收拔后,可在地里晾晒2~3天,期间可翻倒几遍,然后上垛,椒垛要选择地势高、通风好的地方,垫好垛底。上垛时先头朝外,根朝内,垛高1.5m,垛顶可盖草苫子遮荫,以防辣椒被太阳直晒变成花皮椒。8~10天后再翻倒垛一次,根朝外,头朝内,期间要注意防雨雪。待椒果达到手握无气,手捻不转时,按等级采摘出售。
作者单位:山东省滨州市农业技术推广站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