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7-29 07:51 作者:李先生
枣树适应性强,结果早、果实营养丰富 ,易贮耐运,市场需求量大。我省各地特别是半干旱地区栽培面积不断扩大,如朝阳每年新植大枣约300万株,义县200万株左右。但由于不注重幼树的管理,导致进入结果期晚(5-6年),盛果期产量低,10年生树株产不到10kg,特别是老枣园,坐果率仅0.4%-1.0%。
(一)影响枣树坐果的因素
1. 土壤瘠薄,树势衰弱
我省的成龄枣树多栽在山坡丘陵地上,土壤瘠薄,枣树营养不足,特别是老枣树,新生枝很少,衰老枝多,骨干枝系缺残,各类结果枝和多年生枣头枝上的二次枝大部分死亡,枣股老化,抽吊能力显著下降。
2. 通风透光条件差
辽宁省枣树主要分布在努鲁儿虎山以南以东的凌源、朝阳、連山一带,栽植的株行距大小不等,多为2m×4m,树高均在4-4.5m,由于当地农民技术水平低,不注意修剪更新,树冠郁闭,通风透光不好,内膛枝系几乎全部死亡,导致结果部位严重外移。
3. 肥水供应不足
枣树是耐瘠薄树种,对土壤肥水要求不严。但施肥不足将导致树体早衰,结实力下降。
4. 花期气侯异常
枣树是喜温耐旱树种,特别是花期对温湿度有较严格的要求。枣树花量大。花期长,从6月中旬开始,到7月上旬结束,但单花开放时间短。花期内气温达到210C以上,湿度60%左右,枣花均能正常开放、坐果。如果温度高于250C,湿度小于30%,容易引起焦花,花粉发芽困难,影响坐果。例如2000年夏季特殊干旱,6月上中旬气温偏高,湿度较低,干热风较大,义县前杨西大营村的枣树一期花遇雨或因刮风引起气温下降,温度低于200C时,花朵虽能正常开放,但花粉不能正常发芽,花粉管的伸长受到影响,致使坐果率降低。
5. 忽视夏剪
在枣树的生长季节,其生命活动极为活跃,特别是前期,萌芽、展叶、枝条生长、花芽分化、开花坐果各物侯期相继交叠进行,各器官对营养的争夺非常激烈,适时夏剪,减少无用枝的生长,可节约树体营养,提高坐果率。但受传统管理的束缚,大部分枣农没有修剪的习惯,更认识不到夏剪的重要性,故夏剪的普及率不足5%。
6. 花期盲目喷施生长调节剂
枣树虽是多花植物,但落花落果严重,生产上为了提高坐果率,常采取花期喷一定浓度的微量无素及植物生长调节剂等措施,效果较好,枣农喜欢采用。由于多数枣农对植物生长剂了解较少,使用上盲目增加喷洒次数,增大喷洒浓度,导致坐果过多,后期树体营养不足,落花落果严重。既影响树体生长又降低枣果质量,丰产不丰收。
(二)增加枣树坐果的措施
1. 对于树势衰弱的枣树,可通过疏、缩等修剪方法,培养结实力强的结果枝组。主要疏除树上轮手、交叉、重叠的骨干枝及病虫、并生和密挤小枝。要改冬季修剪为夏季修剪。通过对枣头、二次枝的摘心,可减少养分消耗,缓和新梢和花果之间争夺养分的矛盾,增强树势,到长树结果两不误,提高坐果率的目的。从6月中旬开始,对非骨干枝上着生的枣头,长出4-5个二次枝时及时摘心,二次枝长到25-30cm时摘心。在枣头生长较快时,摘心越早,对促进二次枝生长和提高坐果率的效果越明显,另外,在生长季节要及时除萌,抹掉无用芽,消除无用枝,打开层次,疏通光路,改善冠内通透条件。对衰老骨干枝缩 端部分,抬高枝条角度,增强生长势。对已残缺而结果枝很少的枝组,短截1/2或1/3,集中营养,促发新枝。对枝短截,然后复壮二次枝,培养中小型枝组。对10年以上的结果枝组进行轮替更新,提高结实能力。对栽植过密的枣园,采用隔株去株的办法,改善光照。
2. 加强地下管理
复壮树势,提高树体营养水平,关键是加强地下管理,秋施农家肥,增加树体的贮藏营养。在枣果实成熟后落叶前每株施有机肥70-100kg,磷、钾肥1-1.5kg;在发芽、开花、果实膨大期各施一次复合肥或氮肥1-5kg。施后浇水。无灌溉条件的应雨后施肥。另外,枣树根系比较发达,喜深厚而疏松的土壤,因此,山坡丘陵枣园要进行深翻改土,加厚土层。酸枣接大枣的树更应如此
3. 花期“三喷”
在盛花初期进行喷水、喷肥、喷激素和微量元素是一项投资小、增产效果显著的丰产技术措施。在盛花期,即60%的花开放时,选择晴朗无风的上10点前或傍晚,向枣花均匀喷洒清水,每隔2-3d进行一次,連喷2-3次,可增产15%以上。
由于枣树的物侯期重叠,花期进行叶面喷肥,可及时补充树体急需的养分,提高坐果率,在枣花40%开放时喷0.5%尿素和0.4%磷酸二氢钾,每隔5-7d喷一次,一般連喷3次。可提高坐果率22.6%。7月中旬再喷一次,可减少生理落果。
花期喷激素和微量元素,除能促进花粉发芽外,还能刺激未授粉的枣花结果。盛花初期30%花开放时开始喷洒,每隔3-5d进行一次,一般进行2-3次。如喷后遇雨应及时补喷。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