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害是指农作物施肥方法不当或施肥量过多,导致作物贪青、徒长、晚熟、抗性减弱、易倒伏、病虫害加重或烧苗、萎薦造成减产甚至整株死亡的现象。
作物产生肥害的主要原因
1、失水:如一次施用
化肥过多或施肥后土壤水分不足,引起土壤
肥料溶液浓度过大,使作物细胞内水分反渗透,造成作物失水,出现萎焉,影响正常发育以至其死亡。
2、烧伤:有的
化肥,如碳酸氢,在气温比较高的情况下施用,容易产生大量氨气,烧伤作物叶片和根系,轻者下部叶尖发黄,重者全株枯死。
3、毒害:过多施肥,也会对作物产生毒害,导致发育不良而减产。此外,有些
化肥,如石灰氮,如果直接施用,会在土壤内转化分解产生有毒物质,毒害作物根系,引起作物受害,甚至死亡。
作物施肥避免肥害的措施
测土配方施肥和正确的施肥方法是避免肥害的关键。生产中一般采取重
基肥、轻追肥,追肥的一次用量不能过多,并要注意施用方法,防止伤苗。切勿随便加大施肥用量。
产生肥害后,应及时分析原因,有针对性地采取补救措施。如麦类施
氮肥过多,麦苗会出现黄脚叶多、小分蘖多等现象,可通过增施磷、
钾肥的方法补救,具体方法是:每亩用过磷酸钙1kg对水50kg,浸泡24小时后,取澄清液于晴天下午均匀喷施叶面,同时每亩撒施草木灰50~100kg。此外,在拔节之前,可按浓度要求喷施
多效唑或
矮壮素等植物生长调节剂,以抑制麦苗茎生长,促进根系发育,能有效地缓解或减轻肥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