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培技术特点
1.繁殖和栽植
枣多用嫁接法或分株法繁殖。嫁接时砧木用本砧或酸枣,接穗用1~2年生枣头上的二次枝。本砧或酸枣种子行秋播或沙藏后春播。皮下接法对砧木粗度要求不严,接穗容易采集,嫁接成活率高,是枣树的主要嫁接方法,在砧木离皮期均可进行,以发芽前后至新梢旺长期为最好。较粗的砧木可以用劈接法,嫁接适期掌握在萌芽前15~20天。分株是利用枣发生的根蘖。根蘖过密时可适当疏除。此外,利用自根枣树,还可进行根插育苗。近年用生根粉处理一年生枝,硬枝扦插也有较高的成活率。
江淮流域栽植枣树以秋植为好。起苗时应避免伤根过多,运输过程中要防止受旱,栽植后主干60厘米范围树盘内要覆盖地膜。这样可以提高栽植成活率,缩短缓苗期。枣苗栽植后,有时会发生直到第二天春季才萌芽生长的“假死”现象,即与此有关。栽植株行距在成片栽培时可掌握米X米;进行枣粮间作的,行距可扩大到15米~20米。丘陵山地多栽于梯田外缘。
2.田形修剪
枣树喜光。冠内光照强弱对枝组的结果能力和寿命有很大影响。疏散分层形内膛光照较好,是枣的一种丰产树形。全树主枝7~9个,分三四层着生在中心干上。每层主枝数可比苹果树梢多。第一层主枝3~4个,以上各层2~3个。第一、二层层间距保持100厘米~120厘米,以上各层可梢小,60厘米~80厘米。此外,土壤肥沃、干性强的品种还可采用主干形树形。这种树形全树有主枝6~8个,以50厘米~70厘米的间距上下错落排列在中心干上,不分层。必要时,各主枝上可再分生副主枝,以填补空间。干性弱而土壤较贫瘠的可采用自然开心形树形。这种树形与桃相似,树干上部着生3~4个主枝,分枝角保持30度~40度,然后在主枝的外侧方再培养1~2个副主枝。
枣树修剪方面的特点是,有的品种不易发生侧生枣头,栽植后过早定干常致枣头的数量少而弱,难以培养成疏散分层形树形中的第一层主枝。遇有这种情况时,可在栽植3~4年后,干径达2厘米~3厘米粗度时重行定干。枣树枝梢易弯曲下垂,与其他树种相比,定于高度应较高。成片园保持干高80厘米~100厘米,枣粮间作园保持120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