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枣缩果病是怎么回事?如何防治?

2017-07-27 11:49 作者:李先生  

  
枣树种植管理技术
枣缩果病又称雾抄(锦西)、雾掠(保定)、烧茄子病(灵宝),系我国各大枣区主要果实病害之一。多年来一直病因不明,防治无法。经河南新郑、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等多学科专家联合会战功关,终于探明了病原,找到了行之有效的防治方法,从而解决了枣树生产中长期束手无策的老大难问题。
  
  枣果感病后,初期果面出现淡褐色斑点,进而外果皮呈水渍状土黄色,边缘不清;后期外果皮呈暗红色,无光泽,果肉由淡绿转为黄色,果实大量脱水,一侧出现纵向收缩纹,进而果柄形成离层,果实提前脱落。果实瘦小,病斑果肉色黄、发苦,糖分总量下降。
  
  枝、叶无明显感病反应。感病期若阴雨连绵或遇上间断性晴、雨交替高温、高湿天气,则该病往往暴发成灾,半红及白热期枣果满地,损失惊人。
  
  枣缩果病病原菌侵入正常果后,从直观形态区分,有晕环、水渍、着色、萎缩、脱落五个时期。果面病斑提前出现红色,无光泽,剖之,果肉病斑区出现由外向内的褐色斑,组织脱水、坏死,黄褐色果肉有苦味,病斑外果皮收缩。健果果柄绿色,病果柄褐色或黑褐色。对果柄进行解剖观察,病果果柄提前形成离层。
  
  枣缩果病系细菌病害。观察证明,桃小、介壳虫、蝽象、壁虱、叶蝉均可传病。故园边、路边及小片根外追肥及喷波尔多液(叶色绿)的枣树病害较重。
  
  当枣红圈(果洼变红)到1/3变红(着色期),枣肉糖分在18%以上,pH值5.5~6.0,日气温28~22℃时,是发病的高峰期。
  
  病原菌靠昆虫、雨、露传播。
  
  发病高峰期内,刺吸口器昆虫的密度同病情指数成正相关。发病高峰期内大气相对湿度大,尤其有间断性阵雨或连荫天,病害往往大流行,蔓延成灾。品种间的抗病性,据新郑枣研所观察,感病品种有灰枣、灵枣、木枣,一般品种有六月鲜、八、月炸,抗病品种有九月青、齐头白、马牙枣和鸡心枣。
  
  枣圆管理,注意刺吸口器害虫防治,尽可能压低传病昆虫的密度。发病期8月中旬到9月上旬,用链霉素100~140国际单位/毫升、卡那霉素140国际单位/毫升、土霉素200国际单位/毫升,或50%DT的500倍液进行防治,8天喷药1次,共喷药2~3次,同时在药液中一定加入40%氧乐果或20%水胺硫磷1 000倍液,以杀死传病昆虫,好果率可达95%以上。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枣树花叶病 下一篇:枣园无公害病虫防治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