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症状:当年生营养枝发病后先出现变色病斑,6~7月份新生枝条感病后出现长圆形或纺锤形乳白色的小突起,后逐渐变褐色。疣点中
间裂开,可见乳白色物。翌年春天疣点增大,直径约1毫米,遇雨或环境潮湿的情况下,从中挤出乳白色卷丝状分生孢子角。
病原:属于真菌中半知菌亚门的壳梭孢菌。分生孢子器球形至扁球形,黑色;分成孢子梭形或纺锤形,单胞,无色,长7~9微米,宽2~4微米。
病害循环及流行:病原菌以菌丝或分成孢子在病组织中越冬。翌年分生孢子借风雨或昆虫传播,通过枝条上的皮孔或伤口侵入寄主。该病的发生与树龄、树势关系密切。一般大树发病重,小树发病轻;树势愈弱,发病愈重。因此,凡是不利于枣树生长的因素,如土壤瘠薄、土壤积水、管理粗放及破坏性间作的枣园,病害发生较重。此病的发生还与枝叶害虫和其他病害密切相关,龟蜡介壳虫和煤污病危害严重的枣林,该病的发生也特别严重。
防治方法:
第一,结合修剪除去病、虫枯枝,可减少发病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