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冬枣的果实病害调查报告

2017-07-27 09:00 作者:李先生  

  
枣树种植管理技术
近年来,随着冬枣栽培面积的不断扩大和集约化栽培的发展,果实病害也开始流行,并在不断发展蔓延。2001—2003年,笔者在山东滨州、东营等地进行了系统调查,发现冬枣果实共有5种病害,其中3种为侵染性病害,2种为非侵染性病害。

  黑斑病 该病在幼果期即开始发生。感病果实果面病斑黑褐色,圆形,外围有不同颜色的晕圈或无,可使果实皮层或部分果肉组织坏死或腐烂;也可危害叶片、枣吊和新梢,弄成坏死斑点。根据病斑有无晕圈、晕圈的颜色和病部质地,可分为以下3个类型。一是红褐型黑斑病;晕圈红褐色,病斑稍凹陷,有不清晰的轮纹。病斑下浅层果肉组织坏死。部分病果病斑向外扩展呈红褐色,且果肉深度腐烂。从病果中检测到的病原主要为菸草赤星病菌和一种细菌培养物。三是干斑型黑斑病:病斑不凹陷,呈黑褐色轮纹状。病健交界处无明显的晕圈。主要引起皮层组织坏死,不深入果肉。后期病斑稍凹陷,易脱落。病原主要为菸草赤星病菌。

  缩果病 幼果期至果实贮藏期均有发生。病果果面出现深绿色或淡褐色不规则坏死斑块,严重时凹凸不平呈畸形,皮层下或内部部分果肉组织绵状坏死或木栓化。部分病果外部症状不明显,但部分果肉组织褐色坏死或木栓化。该病害为硼营养失调引起的生理性病害。

  软腐病 该病在果实成熟前和贮藏期发生。病果果面呈现红褐色或淡褐色不规则的软腐斑块,病部不凹陷,皮才能减少下组织粘状腐烂。成熟前发生的病果皮下果肉组织干缩失水,成为网状空洞,仅剩皮层。贮藏期病果大量腐烂,是冬枣果实贮藏期的主要病害。田间病果和贮藏初期病原主要是一种细菌,贮藏后期主要为聚端孢菌和一种细菌。

  溃疡病 该病害在果实膨大期开始发生。感病果实果面出现红褐色不规则凹陷腐烂斑,并深入果实组织内部直达果核。病斑外围有水渍状晕圈,病组织呈粘笛状腐烂,再现淡黄色脓状物。病原主要为一种细菌。

  苦痘病 果实膨大期至贮藏期均可发生。病果果面再现深绿色或淡褐色或红褐色的不规则斑块,皮层下部分果肉组织绵状坏死。早期病果病部稍凹陷。该病为钙营养失调引起的生理性病害。

  连续两年的调查看出,栽植密度越大、通风透光条件越差的枣园,发病率越高,病害类型越多,危害越重。近几年,冬枣由枣粮间作和稀植迅速向集约化密植发展,栽植密度越来越大,新发展的枣园株行距多为1.5米×2.0米和1.5米×3.0米,定植后第3年风光条件即迅速恶化,这是导致近年来果实病害蔓延的重要原因。此外,不少枣园重施化肥,不施或很少施有机肥,以及连年环剥等,造成树势衰弱,也加重了病害。而缺少有机肥,以及不能及时采取措施补硼、补钙,导致4年生以上的枣园中缩果病和苦痘病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因此,对冬枣除及时采用无公害农药防治果实病害外,新植枣树要合理密植,初植密度定为2米×3米或3米×4米,随树冠扩大及时间伐调整;对现有栽植密度过大的枣园合理间伐调整密度;增施有机肥,合理施用化肥,花期至果实膨大奉化县喷施钙硼氨基酸毓复合叶面肥,以及适期环剥、因树环剥,以保证枣园通风透光良好,保持健壮的树势和全面均衡的营养.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水果采后病害不用农药 下一篇:枣花心虫防治方法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