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7-27 08:34 作者:李先生
枣树的病虫害种类很多,其病害主要有枣疯病、枣锈病、枣炭疽病、枣缩果病等;枣树虫害有桃小食心虫、枣尺蠖、枣黄刺蛾、枣粘虫、枣鹦蚊、枣叶壁虱、枣粉蚧等等。病虫害对枣树危害很严重,如不及时防治则对枣园产量造成大量的减产;如枣疯病的发生足以可以造成枣园毁灭性危害;枣尺蠖的严重危害不仅当年没有收成,第二年的产量也会受到影响;桃小食心虫严重时,虫果率高达90%以上,果实不能食用,收入了了无几。因此要掌握病虫害的发生发展规律,及时加强防治工作。
1、枣粉锈病的主要症状及危害
枣粉锈病是枣树的主要病害,发生在长江流域及华北高温多雨地区。枣锈病主要危害叶片,严重时果实也会发病。初期叶背出现散生的淡绿色小点,以后渐变为淡灰褐色,后期病斑突起,呈黄褐色即夏孢子堆,直径约0.5,多发生于脉两侧,叶尖,叶基,有时成条状,形状不规则,严重时中表皮破裂,叶片变黄脱落。
2、造成枣树锈病大量发生及蔓延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枣锈病的病原物是枣锈病菌,主要通过夏孢子侵染发病。当年生的夏孢子即可借风雨传播随时浸染。所以枣锈病的发生蔓延与当年气候条件直接相关,如果当年雨水多,湿度大,连阴天则发病早而重,反之发病晚而轻,郁蔽的枣园比通风透光良好的枣园发病重。
3、枣树锈病的防治措施有哪些
枣锈病的发病时期主要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根据其发病时期喷布杀菌剂,如波尔多液,50%的多菌灵800倍液、50%克菌丹500倍液、50%立得粉剂1000-3000倍液,每20天喷一次均有较好的疗效。
4、枣炭疽病的发病规律及症状
枣炭疽病俗称“烧茄子”病,是枣果实的主要病害,为害果实亦能侵染枣吊、叶片、枣头和枣股。果实染病后,果肩变为淡黄色,进而出现水渍状斑点,并逐渐扩大为不规则黄褐色斑块,中间出现圆形凹陷病斑,严重时扩大成片造成果实早落,果核变黑,病果味苦。 枣炭疽病病原为半知菌亚门,炭疽菌属。以菌丝体在残留的枣吊,枣头及枣股和僵果上越冬。分生孢堆具水溶性粘胶状物质,需在有雨水溶化条件下传播,不能风传,7月份以后果实开始发病,发病程度与当年雨水多少及树势强弱有关,雨水多,雨水早,即发病早而重,反之则晚而轻。
5、防治枣炭疽病的主要环节是什么
清园:冬春季节摘除树上残留的枣吊,集中烧毁或深埋。喷布杀菌剂:在菌种传播的前后,抓住关键时期喷杀菌剂,如波尔多液、立得2000倍、多菌灵800倍液等。合理施肥:加强树体管理,增强树势,提高抗病能力。
6、枣疯病症状及其发病规律
枣疯病又名丛枝病,是枣树的一种毁灭性病害。主要表现为丛枝、黄化、花叶根畸形,花梗明显伸长,萼片和花瓣变为小叶,小枝叶丛生,冬后不落;病枝丛生、纤细、节间缩短叶小而黄萎,严重时焦黄以至脱落。病枝上果实着色,组织松散萎缩变小,果面凹凸不平,呈花脸状。 枣树发病后通常由一个或几个枝首先发病进而扩展到全树。外围枝和当年生根蘖等营养生长旺盛部位病症明显。幼树从感病到死亡约1--3年,大树需4--6年。树势强健及选择抗病品种对抗病有利。
7、枣疯病病原及主要传播方式是什么
枣病病的病原经研究认为是类菌质体的单一浸染,它的类原体为MLO,分布于韧皮部筛管和伴胞中,呈不规则球形,堆积成团或成串。枣疯病的传播方式主要借助于嫁接、修剪、扦插和断根等传 播。病原侵入地上部位后首运输到根部经过增殖后沿韧皮部运输到生长点部位即而发病。
8、怎么控制枣疯病的发展
对初期感染、病状轻的植株,剪除病枝,剪口应在病枝以下健枝部位,病枝集中烧毁。病势严重的植株要及早刨除,清除根及根蘖苗,集中烧毁,减少菌原传播。防治传毒昆虫,即刺吸式口器的昆虫;注意剪枝剪刀的消毒,以防交叉感染。(40选择抗病品种及无病毒砧木和穗条嫁接,注意病株、病苗的检查,发现后立即拔除烧毁,把病害控制在幼苗期。
9、枣缩果病的主要症状及发生规律
枣缩果病是北方枣园的一种严重病害,河南等地发病最为严重。其主要症状可分为5全时期即晕环、水渍、着色、萎缩、脱落。缩果病的病原菌经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鉴定为噬枣欧文氏菌,病菌侵入枣果组织后三天开始发病,外果皮出现淡黄色晕环,果皮呈水渍状,果肉土黄松软,外皮变马暗红色无光泽,病区失水萎缩,坏死,果实脱落。 枣缩果病的发生规律及严重程度与该枣园的病虫害防治、当年雨水状况以及品种选育直接相关。枣园虫害严重尤以刺吸式口器害虫严重者发病较重,大面积治虫的枣区病害较轻。雨水多、空气湿度大、日照偏少的年份发病严重,反之则发病较轻或不发病。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