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网_提供实用农业种植技术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枣树绿盲椿象的发生及防治

2017-7-27 16:26| 发布者: 李先生| 查看: 2| 评论: 0

  
枣树种植管理技术

绿盲蝽蟓又称牧草盲蝽,能为害多种果树、蔬菜、棉花、苜蓿等经济作物。2001年绿盲蝽蟓在河北省沧州枣区大面积发生,而且严重为害枣果,为历史罕见。据6月16日——18日(第二代绿盲蝽蟓发生盛期)在沧县黄递铺乡阳寺、刘庄子等地调查26块枣田,平均每棵枣树有绿盲蝽蟓2688头,最高的1棵达4032头,沧县、献县等枣区均普遍发生,发生面积近1000万亩。
为害特点及发生规律
1、形态特征:绿盲蝽蟓属半翊目,盲蝽科。若虫体呈绿色,有黑色细毛,翅芽端部黑色;成虫体长约5毫米,呈绿色,前胸背板为深绿色,有许多小黑点。前翅基部为绿色,端部为灰色。
2、为害特点:以若虫和成虫刺吸枣树的幼芽、嫩叶、花蕾及幼果,被害叶芽先呈现失绿斑点,随着叶片的伸展,小点逐渐变为不规则的孔洞,俗称“破叶疯”、“破天窗”;花蕾受害后,停止发育,枯死脱落,重者其花几乎全部脱落;幼果受害后,有的出现黑色坏死斑,有的出现隆起的小疱,其果肉组织坏死,大部分受害果脱落,严重影响产量。
3、发生规律:在本区1年发生5代,以卵在杂草病残体及浅层土壤中越冬,翌年3月一4月份,平均气温10℃以上,相对湿度达70%左右时,越冬卵开始孵化。第一代发生盛期于5月上旬,为害枣芽;第二代发生盛期为6月中旬,为害枣花及幼果,是为害枣树最重的一代。第三、四、五代发生时期分别为7月中旬、8月中旬、9月中旬,而且世代重叠现象严重,主要为害树下豆类,玉米等作物。
暴发成灾的原因
1、适应范围广泛;绿盲蝽蟓最初为牧草、棉花上的害虫,但随着农业结构的调整,它又转移到果树、蔬菜等经济作物上为害,本区的枣树、豆角、茄子、甜瓜在2001年为害甚重,有的地块甚至绝产。
2、合适的气候条件:绿盲蝽蟓的发生与气候条件关系密切,气温在20℃一30℃、相对湿度80%一90%最适合其发生。2印1年4月份平均气温为21℃,4月29日降雨25.6毫米,其温、湿度对越冬卵的孵化非常有利,导致5月上中旬是第一代绿盲蝽蟓为害高峰。一方面直接影响了枣树花芽分化及花蕾的发育,另一方面对小花蕾真接为害,造成花蕾脱落,并影响了以后的花蕾形成,这也正是去年枣树花蕾偏少的原因之一。同年6月13日、14日、16日,本区连续降雨,降雨量可达35毫米,从而又形成了第二代绿盲蝽蟓大发生的条件,再加上第一代绿盲蝽蟓的防治效果不理想,虫口基数大,进而导致第二代绿盲蝽象暴发成灾,据统计落果率均达40%,重者可高达70%,使小枣减产30%一60%。
3、防治不及时:绿盲蝽蟓自1986年在本区就有所发现,但未能得到很好的防治。一方面由于绿盲蝽蟓成虫多,在夜晚或清晨爬到叶、芽上取食为害,受惊后爬行迅速,再加上其个体较小,体色与叶色相近,不容易被发现,更得不到重视,另一方面是因为历年来发生不整齐,规模小,形不成灾害,而且认为其对枣的为害不大,从而未引起枣农甚至专家的高度重视、也未列入去年重点防治对象。但发现其对枣果为害很大时,绿盲蝽蟓已长成成虫,飞翔能力极强,错过了喷药时机,单打独斗,防治困难。
防治方法
针对绿盲蝽蟓的发生特点,必须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加强虫情监测,采取综合治理的防治对策。
1、人工防治:冬季彻底清除杂草及病残体,以减少越冬卵量。
2、化学防治;掌握在各代若虫期集中统一用药,药剂选用触杀性较强的即可,如高效氯氰菊酯如能结合内吸性的药混喷效果更好。绿园2号喷药最好在清晨或傍晚,喷药要均匀。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上一篇:枣树冬季病虫害防治
   绿盲蝽蟓又称牧草盲蝽,能为害多种果树、蔬菜、棉花、苜蓿等经济作物。2001年绿盲蝽蟓在河北省沧州枣区大面积发生,而且严重为害枣果,为历史罕见。据6月16日18日(第二代绿盲蝽蟓发生盛期)在沧县黄递铺乡阳寺、刘庄子等地调查26块枣田,平均每棵枣树有绿盲蝽蟓268 ...
下一篇:枣疯病的防治
   绿盲蝽蟓又称牧草盲蝽,能为害多种果树、蔬菜、棉花、苜蓿等经济作物。2001年绿盲蝽蟓在河北省沧州枣区大面积发生,而且严重为害枣果,为历史罕见。据6月16日18日(第二代绿盲蝽蟓发生盛期)在沧县黄递铺乡阳寺、刘庄子等地调查26块枣田,平均每棵枣树有绿盲蝽蟓268 ...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种地网|耕种帮种植网|茶叶知识|养鱼技术|肥料价格|农药价格|耕种帮种植网 ( 桂ICP备14001967号 )

GMT+8, 2024-4-27 20:05 , Processed in 7.220009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