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山西运城一带一场突如其来的连阴雨过后,很多枣树上的枣果已寥寥无几。“枣落了,落惨了,今年彻底减产了”,笔者所到之处,都会听到这句话。很多枣树不仅落果严重,黄叶病、褐斑病、焦叶病等病情也相继发生。
幼果处于快速生长期时抗病灾能力极弱,黄豆般大小的幼果若遇三天连阴雨就会因得不到光照而落掉,今年六七天的连阴雨使得落果严重在所难免。而病虫害的发生则与天灾无关,主要由于枣农在枣园管理上做得不到位,如黄叶病、褐斑病、焦叶病和黑星病。
形成黄叶病、褐斑病、焦叶病的主要原因,一是地力浅薄,肥力不够;二是采取强制坐果措施过度;三是枣园常年不中耕,土壤透气性差。有的枣农见近几年枣果行情不好,不舍得再往地里投资,想白捡枣;有的枣农环剥时害怕逮不住枣,原需剥0.8厘米的宽度却剥了1.2厘米,剥口不包扎,导致无法愈合;还有的枣农常年不翻地,打药时车压来压去,管理时人踩来踩去。以上情况都会导致枣树缺养,产生黄叶病,严重时形成褐斑病,由于叶片严重失绿,烈日一晒极易发生焦叶病。
黑星病是口刺吸式害虫危害造成的。枣树处于花期、幼果期时必须打药,防止口刺吸式害虫的侵袭。有的枣农认为,“花期打药烧花,幼果期打药烧果”,枣果上出现黑星病后仍蒙在鼓里,全然不知黑星病的发病原因。
据调查,很多枣农在枣树管理、施肥、防病治虫等方面都缺乏科学的认识。广大枣农应及时提高技术知识,科学管理枣树,实现红枣优质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