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形态】成虫雌雄二形现象,雌性无翅,蛆形,体长约25毫米,黄白色,多茸毛,腹末节有一褐圈;雄性有翅,体长约16毫米,翅展约28毫米,黑褐色,触角羽状,鳞粉较稀薄,前翅有4-5个透明斑。袋囊长40-70毫米,外附碎叶片和枝梗。
【发生规律】每年发生1代,多以老熟幼虫在袋囊中悬挂于寄生枝梢上越冬。越冬幼虫春季不再取食,一般于4月中旬至5月上旬开始化蛹,5月中旬后成虫羽化。幼虫孵化期为5月下旬至7月下旬,为害期可延续至10月,以后老熟幼虫封囊越冬。除大蓑蛾外,在葡萄上还发生一种小蓑蛾。
【防治方法】①于幼虫为害初期虫口比较集中时和冬春季节,人工摘除有虫袋囊。②掌握幼虫孵化盛期或幼虫初龄阶段,选用90%敌百虫1000倍液或80%敌敌畏乳油800倍液、20%灭幼脲2000-3000倍液。微生物农药选用青虫菌1000倍液。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