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属浆果类,是我国六大水果之一,具有生津止渴,健脾开胃,养肝补血等作用,在我国长江以北种植较多[1-2]。据不完全统计,我国近年来70%有葡萄用于鲜食。但是,由于葡萄柔软多汁、含水分高、易干瘪、皱皮、掉粒和腐烂,因而容易失去商品价值。因此葡萄的保鲜技术对于鲜食的葡萄采后贮藏,就显得更加重要了。
然而,过去传统的保鲜技术已不能满足现代人们的要求,化学保鲜技术虽是目前葡萄等果蔬的贮藏保鲜的主要方法,但是基于环境与健康的因素考虑,它在果蔬保鲜上的应用效果越来越受到质疑。在当今世界,随着绿色食品呼声增强,物理保鲜技术受到广泛的关注。涂膜保鲜作为物理保鲜技术之一,因其独特的保鲜效果而倍受青睐。
1 贮藏特性
葡萄是一种非跃变型的水果,其适宜贮藏的温度为0~1℃,相对温度90%~95%,适宜的气体成分为CO22%~3%、O23%。
2 影响葡萄贮运效果的主要因素
2.1 品种:不同品种耐贮藏性不同。欧洲葡萄比美洲葡萄更耐贮藏,而晚熟品种比中、早熟品种耐贮藏,有色品种较耐贮藏等,像龙眼,巨峰,红香水,黑汉等品种均比较耐贮运。
2.2 生态条件与栽培技术:一般来说温带葡萄比***带葡萄耐贮藏,单位面积的葡萄对贮藏也不利,因此,一般亩产限制在于2000公斤以内为宜。
2.3 成熟度:葡萄是没有呼吸高峰的水果,没有一个明显的成熟期,一般说来,在气候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采摘越晚,耐贮性越好,同时随着采收期限的推迟,气温逐渐下降,也有利于贮藏。
2.4 采前辅助措施:葡萄浆果在成熟期缺钙现象比较明显。所以在采前进行喷钙可以提高果实的耐藏性。采前用萘已酸喷果穗也可以防止掉粒,提高耐藏性。
2.5 采后分级和包装:合理分级和科学包装是贮藏和运销的重要坏节,应在采后及时进行。分级要使商品标准化,更有利于包装贮藏和销售。包装是保护浆果质量、减少损耗的关键措施之一。
3 冷藏法
冷藏是现代化葡萄贮藏保鲜的主要方式,这种贮藏方法不受环境条件的限制,在全国各地均可采用。机械冷库贮藏法为这类贮藏保鲜的主要方法,它主要是借助机械制冷系统的作用,将库内的热传递到库外,使库内的温度降低,保持在有利于葡萄贮藏的范围内。其优点为降温快、冷却迅速,能维持葡萄所需的低温,相对温度,适合于产品的贮藏。但在贮藏中应注意冷害与冻害。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