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树栽植方式有多种,栽植密度也应因地制宜,适当种植。
1.桃树栽植方式
长方形栽植 行距大于株距。其优点是通风透光良好,便于操作,也有利于间作,目前生产上应用最普通。
栽 植 面 积
栽植株数 = ──────
株距×行距
正方形栽植 株行距相等。这种方式光照分布均匀,有利于树冠发展,便于桃园纵横耕作。缺点是密植情况下容易出现密挤现象,稀植早期丰产性不好。
三角形栽植 相邻的两行植株呈三角形排列。这种栽植利用土地较经济。缺点是不便于操作,光照差,树冠易密挤。
栽 植 面 积
栽植株数 = ──────────-
栽植距离的平方×0.86
等高栽植 多用于山地、梯田和撩壕。即桃树不一定呈直线排列,而是沿着等高线栽植,相邻两行不在同一水平面上,但行内原距应保持相等。
2.栽植密度 依土壤、整形方式、品种而定。桃树喜光,其本性适于适当稀植,但目前在运用多种控冠新技术,要求早果高产时密度已经加大,多为3×4米或2×4米,但在种植4~5年后由于密度大,影响果实品质。为提高早期产量、品质及便于操作,建议在以后该为2×5米或2×6米,这种方法在国外已经得到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