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体内硅酸含量约为氮的10倍,磷的20倍左右。土壤中硅的含量丰富,但水稻的吸收率极低。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在施用氯、磷、
钾肥的基础上,施用硅肥可进一步提高产量。土壤中速效硅含量愈低,施硅肥增产效果愈明显。
硅能增强水稻的抗病性。施用硅肥能增加水稻表皮细胞的坚韧性,提高对病菌侵入的抗性。精硅可调节水稻植株水分的消耗。硅酸充足时,叶片表皮细胞的角质层与硅酸层发达,能明显地减少叶片蒸腾的强度。
硅能改善水稻的株型,提高光能利用率。光合作用与叶片角度有一定关系,充分吸收硅的水稻,叶片伸出角度小,叶成直立型,受光姿态好,有利于光合作用的进行和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供硅还能促进水稻对磷的吸收,施硅酸钙能提高土壤 pH 值和钙离子的浓度,降低铝离子的浓度,减少磷的吸附和固定,提高磷的有效性。
硅肥的增产效果与土壤的酸度有关。当土壤 pH 值在5~8范围时,土壤中速效二氧化硅的含量与 pH 值正相关,即土壤的酸性愈大、速效二氧化硅的含量愈低,施硅肥的增产幅度亦愈大大。
目前,多利用含有钙、镁的硅酸盐作为硅肥,在施用
基肥时与其他
肥料同时施入。每亩施用量为有效硅1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