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2017-07-24 07:24 作者:李先生
为害症状
梨干枯病,属于半知菌亚门,引起枝干开裂皮层腐烂或枯死。发病后,初于枝干表面产生圆形,污暗色水渍状斑点,后逐渐扩大成赤褐色椭圆形或不正形病斑。以后病部逐渐下陷,病斑四周出现裂缝,并于病斑表面长出很多黑色小粒点,此即病菌的分生孢子器。随着凹陷部逐渐加深,树皮折裂,露出木质部,引起整个枝干枯死。
发病规律
梨干枯病以其菌丝体 及分生孢子器在 受害枝干的病斑部越冬。翌春产生分生孢子,随风雨传播,进行初次侵染,受害枝干上的病斑能不断扩展,一般在5月上中旬开始,到6月份天气温暖潮湿,病斑扩展加快。 梨干枯病在土层瘠薄的山地或砂砾多的土地以及排水不良的园地栽培的梨树上发病较重,长势衰弱的梨树易感病。
防治方法
发病地区育苗时,可于生长期喷射1:2:250倍波尔多液,或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500倍液,以保护枝干。已发病的苗木应烧毁,禁止运销。
栽培梨树发病的防治方法可参照梨轮纹病的防治。
加强栽培管理,开沟排水,增施肥料,健壮树势。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