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害特点: ①梨茎蜂俗称折梢虫、切芽虫。在梨树新梢长至6~7厘米时,成虫产卵时用锯状产卵器将嫩梢4~5片叶锯伤,再将伤口下方3~4片叶切去仅留叶柄。新梢被锯后萎缩下垂,干枯脱落。幼虫在残留小枝撅内蛀食。 ②梨实蜂俗称花钻子。只危害梨。成虫在花萼上产卵,被害花萼出现有一稍鼓起的小黑点,很像蝇粪,剖开后可见一长椭圆形的白色卵。幼虫在花萼基部内环向串食,被害处变黑。以后蛀入果心中,被害幼果干枯脱落,脱落之前又转害新幼果。 梨茎蜂形态特征: ①成虫:体长9~10毫米,翅展13~14毫米,全体黑色,有光泽。触角丝状,黑色。前胸后部两侧,后胸后部及翅基部均为黄色。翅透明,翅脉黑色。雌虫腹部末端有锯齿状产卵器。 ②卵:长约1毫米,乳白色,半透明,长椭圆形,略弯曲。 ③老熟幼虫:长10~11毫米,乳白色至黄白色,头部淡褐色。胸部下垂,尾端上翘,身体呈“~”形。胸足极小,腹足退化。尾端具一褐色刺突。 ④蛹:长约10毫米,裸蛹,乳白色,后变为黑色。茧棕褐色膜状,长椭圆形。 梨实蜂形态特征: ①成虫:体长4~5毫米,翅展11~12毫米,体黑色,有光泽。触角丝状,9节,1~2节黑褐色,3~9节雌虫为褐色,雄虫为黄色。翅膜质,淡黄色,透明,翅脉淡褐色。雌虫末端有锯状产卵器。 ②卵:长0.8~1毫米,长椭圆形,表面光滑,初产乳白色或微黄色,后变为灰色。 ③老龄幼虫:长9毫米,头部橙黄色,胸部淡黄色,尾端背面有1片黄褐色斑纹。胸足3对,腹足8对。 ④蛹:长4.5毫米,裸蛹,初为白色,后渐变为黑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