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梨有什么特点? 巴梨 1796年在英国发现,为自然实生苗,是当今世界上 栽培最多的梨品种。我国以烟台、青岛、旅大等地区栽培最 多。此品种适应性强,连年丰产,果实品质优良,既宜生食 又宜罐藏,是主要罐藏品种。果实较大,平均重250克。呈 粗颈葫芦型,果梗短粗,长2厘米,梗洼甚浅。果皮黄色,阳 面具有红晕,表面凹凸不平。果肉乳白色,采收后7~10日 食之,肉质细软,汁多,味浓甜,芳香,品质最上。果实不耐贮藏。果实成熟期为8月中旬至8月下旬。 巴梨的适应性虽较广,但以冲积沙壤土和温暖气候为适宜。黄河以北栽培树体易发生枝条冻害,易出现腐烂病,从而影响其寿命。巴梨的幼树生长旺盛,直立,成枝力强,萌芽力中,以短果枝和短果枝群结果为主,但也能形成腋花芽。幼树一般3~4年结果,5~6年即可丰产。初盛果期的树,树势健壮,丰产潜力很大,但其丰产的年限远不如白梨。巴梨大面积的栽培必须配植授粉树,以三季梨、伏茄梨、日面红等西洋梨作为授粉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