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7-22 10:17 作者:李先生
苹果果实套袋是提高外观质量和减少农药污染的有效方法。但在应用过程中,各地不同程度地出现果面发生黑点病的问题,发病果率一般20—30%,重的达50—60%,大大影响了果实质量,致商品果等级降低,造成经济损失,成为困惑套袋栽培的一个突出问题。
一发病原因苹果果面黑点病是一种侵染性病害,系粉红聚端孢侵染所致。粉红聚端孢,一般认为是腐生菌,也能致病。此菌侵害苹果,多发生在有黑星病病斑的部位,一般不侵害无伤果实。但在持续高温的环境中,能经皮孔侵入,发生直径1毫米左右的斑点。如条件适宜,斑点继续扩大,形成中部色淡,边缘咖啡色的病斑。此菌适应于高温,在30益仍旺盛生长,8益下致病力降低,4益下不致病。套袋果果面发生黑点,可以说是由于栽培条件改变而人为诱发的一种病害。
二症状特征苹果黑点病症状表现复杂多样, 常因品种,发生时期,病斑出现的部位以及病原种类不同而呈现不同的症状类型。就富士品种而言,一般发生的是小点斑型。其症状表现为多在萼洼和果顶部发病,初期是以皮孔为中心出现针头大小的黑色斑点。随着果面扩展,逐渐扩大形成棕色斑点。8 月上旬,在发
展盛期,有些斑点从皮孔渗出病组织液,风干后成为白色粉堆或细条,轻拭果面即可擦去。到果实采收期,可扩展为直径1~3 毫米的圆形斑点。病斑中部灰白色,边缘深褐色,稍凹陷,果肉坏死后呈深褐色。凡感染黑点病的果实,萼洼处多有细小横裂纹,表皮粗糙。冬季,病变无明显发展,不至引起果实腐烂。
三防治途径依据现有研究成果, 总结各地实践经验, 我们可以考虑采取以下综合措施, 实施防治。1冤改善果园地面和树体管理, 促进通风透光,保证树冠下透光率在20%以上, 营造不利于病害发生和便于进行防治的田间环境。2冤建议提高果袋透气度,降低袋内湿度,以抑制果实花器残体上病菌滋生产孢,防止发生
侵染。协调各方力量, 改良制袋材料和工艺, 提高果袋透气性。由主管部门组织有关方面制订果袋标准和市场准入制度。在基层发挥果农协会的作用,向上反馈果农意见,向下推荐优良果袋品牌,进行质量监督。3冤药物防治。于现蕾期,用剑力通3000-4000倍杀灭果园内的黑点病菌。于落花后至套袋前,用纳米欣1200-
1500 倍或高升600 -800 倍,每10 天左右喷一次,连喷2~3次。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