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增加养分,促花坐果
供足养分:栽培头两年,施足大粪,全力扩冠,从第3年起,每株坑施羊粪或鸡粪60~80公斤、混合三元果树专用
复合肥1.5~2公斤;每月喷2次
叶面肥,连喷4~5次。主要使用不含激素的氨基酸,前期加入0.3%
尿素液,中后期加入0.3%
磷酸二氢钾液;向树体输入营养液。主要在休眠期进行,此技术成功的关键是按照说明书严格掌握营养液浓度,在没取得经验时,使用浓度宁低勿高。
分配养分:保证各部枝条对养分的需求。于6月10~15日,对强旺主枝基部环割,一般不进行环剥。分批疏除与中心干和骨干枝粗度比小于3∶1的大枝。对无果枝和光腿枝分段环割,使枝条各部均衡生长,促生短枝。对够长度的壮旺枝进行开角,控势促花。
利用养分:为了使有限的养分用到最需要的部位,要及时疏除多余萌芽,减少养分消耗;对旺梢摘心、扭梢等,控势促花,加强生殖生长;合理疏果,以保证对所留果的养分需求;选用有活性的
肥料,疏松土壤,激活根系,增大吸收利用率。
二、采用“六字”修剪法
通过修剪,使枝条分布均匀、开角合适、稀密适度、通风透光。
疏:本着去弱留强原则,疏除过密、重叠、交叉、病残、衰弱、过粗、背上直立枝等。做到大枝稀小枝密,分布合理,通风透光。
缩:对多年生枝及结果后衰弱枝缩剪,控前促后,复壮枝条。对外围枝以及主侧枝延长头偏弱的剪去1/3~1/2,偏强的剪去1/4~1/3。下部光秃枝剪去1/2~2/3。影响株行距的过长枝适当回缩。其他枝凡需促发短枝的,原则上戴死帽修剪。
放:主要对幼树和初果树放,主侧枝不够长度的缓放,任其生长。够长度的拉枝开角,促生中短果枝,增加树体结果部位。
留:对各部位的小果枝,只要有空间,不分朝向尽量多留,增加树体坐果部位。
抬:对结果后衰弱下垂的中长枝组,缩剪后仍不能解决问题的,采用顶控的办法,抬高角度,促其复壮坐果。
涂:对所有的剪锯口,剪后涂防腐剂,以防腐烂和流胶。
三、预防为主,搞好病虫防治
休眠期防治:萌芽前喷一次3~5度石硫合剂,保证树体生长初期的安全。
生长期防治:从4月起,每月定期喷药1~2次,病虫害高发月份,加入增效剂延长药效。药剂的配制方法是:
杀菌剂+
杀虫剂+增效剂+
叶面肥等。
准确用药:预防在先,其次要根据害虫的生活习性,进行有针对性的防治,从而提高药效,这一点十分重要。
四、搞好花期管理,减少败育花
杏树的雌蕊发育不良,败育花多,直接影响了授粉、受精。为此,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花前10天喷“花精”(新名花芯露)750倍液。该产品既能促进花蕾发育,减少败育花,又能延长花柱寿命,保证充足的授粉时间,减少因受精不良造成的落花落果。
盛花期喷
赤霉素30000倍+坐果灵300倍+硼砂300倍。
赤霉素可促进细胞伸长分裂,增强花柱发育。硼砂可促进花粉快速萌发,使花粉管迅速进入子房,提高花朵的受精能力。
另外,花期园内放蜂,对提高授粉率也有很大帮助。
五、科学利用化控手段,促进生殖生长
全年喷3次PBO,花前7~10天第1次,浓度为100倍;7月10~15日第2次,浓度为150倍;根据树势,必要时于8月10~15日喷第3次,浓度为150倍。实践证明,PBO对杏的促花、促果效果良好。
生产中我们还发现,不同树种、品种,使用PBO不可千篇一律,有的强旺树可连年使用,有的应隔年使用,有的要用2年停1年。总之,在使用PBO时一定要结合自己果园的具体情况而定,最好先做小面积试验,成功后再进行推广。
六、加强采后管理,复壮更新
果树结果消耗了大量养分,果实采收后应及时补充营养,此时应做好以下几点:
抓好肥水管理。采果后,及时施一次速效肥,以防早衰落叶。生长中后期,叶喷0.3%
磷酸二氢钾液3~4次,促使花芽分化。9月份施用底肥,雨大时要注意排水防涝。
搞好采后修剪。疏除干枯、伤残、过密枝等,回缩衰弱、冗长枝。对冠内的直立、徒长枝疏除或扭梢、摘心,控长促花。
旺树喷控长剂。于7月至8月中旬,结合夏秋管理,全树喷PBO,可有效控长促花。
加强采后病虫害防治。除定期喷药外,雨季要主防细菌性穿孔病和流胶病,秋季主防蚜螨类虫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