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无公害水果的需求日益增加,为了满足市场的供应,苹果有袋栽培(套袋)技术也开始普及。但和苹果套袋技术伴随而来的问题也日渐突出,套袋苹果因药物刺激、营养失衡、水分失调、日灼风吹、病虫害等因素造成的各种斑、点、锈、纹,甚至皲裂等系列症状,是影响苹果外观质量和套袋果商品率的首要问题。笔者就此结合有关资料和生产经验,提出发生因素及其对策,供果农参考。
1症状特征
1.1黑点病:果实萼洼和梗洼处产生黑色“叩悖黑点不扩大、不腐烂,有时黑点的周围会出现绿色的晕圈,表面常有薄层粉霜果胶。
1.2锈斑病:果实萼洼和梗洼处产生褐色分散的、或连片的锈斑,果面上果点星状放大。
1.3红点病:苹果脱袋后一周内,向阳面出现红褐色小点,红点不扩展、不凹陷、不腐烂。
1.4水纹病:苹果生长后期,梗洼或萼洼甚至果面产生以果柄为中心的褐色涟漪状水波纹,有人称为皲裂。
2.病因特点
苹果斑点锈纹病是由园相、土壤、树体、药物、套袋、营养、水分、气象,以及某些病虫害等诸多因素单独或复合作用于苹果果实而引致的系列症状。
2.1苹果座果期――绒毛期,人为的喷药技术不当,喷雾器械压力过大,把喷雾变成了喷水,淋洗式喷药,或者
农药配制不合理产生化学反应,乱加粘着剂、渗透剂,或者配制浓度过高等,造成果面的机械损伤,往往产生刺激性锈斑,这种现象在下垂的果实梗洼表现最为明显,有人称为梗锈。
农药使用倍数过大或混配不当,扩散不匀,中午打药时温度过高烧伤,尤其套袋果,水气难以蒸发,加上高温易产生药害。果期喷施刺激性强的药剂,如有机磷、铜制剂等刺激果面,使果面茸毛脱落,或者喷药时喷头离果面太近,嫩果皮受伤,结果虫未杀死,反而给病菌侵染创造了条件,果面形成“獭
2.2苹果幼果脱毛期――皮孔形成期,如果喷洒了高剂量的国产
代森锰锌、
波尔多液或乳油型(指含有苯、甲苯、二甲苯等助剂)
杀虫剂或混加高渗剂后立即套袋,若遭遇高温干旱,且未提前进行叶面补钙,果实将会因高温药害或严重缺硼或缺钙产生黑点病。
2.3苹果幼果皮孔形成期――木栓化期,如果喷洒了高剂量的国产
代森锰锌、
波尔多液或其它铜制剂或混加高渗剂,在露水未干时就套袋,若遭遇连续高温干旱,果实梗洼或萼洼处会因隐性药害或缺硼产生锈斑病。
苹果幼果期天气干旱,需钙临界期和吸钙高峰期蓄积钙量不足,加上果实膨大期风调雨顺生长量大,导致后期果实严重缺钙、抗旱性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