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树管理的促与控
一、促地下,控地上
促地下就是创造根系生长所需的土、肥、水、热等适宜条件,促进根系生长,以保证根系不断从士壤中吸收养分和水分,供应果树正常的生长和结果的需要,达到壮树、早产、高产、稳产、优质的目的。l、深坑大穴。栽植穴一般应深和宽各1米以上。2、扩穴深翻。幼树栽植后,自栽植穴外缘开始每年或隔2年-3年向外扩展60厘米-100厘米,挖深60厘米-90厘米的环状沟、清除沙石劣土,放入秸秆、杂草或施入有机肥这样随树冠扩大,逐年向外深翻扩穴。3、秋施
基肥。8月中下旬苹果树根系将进入第2个生长高峰期此时施人腐熟的有机肥,有利于根系生长吸收,增加树体内营养积累。4、追肥。开花前后追
氮肥:幼果膨大和花芽分化期,追施
氮肥配合磷
钾肥;果实膨大后期,追施一次
钾肥,有利于提高产量和质量。5.适时灌水。就苹果树丰产优质而言,在生长前期土壤湿度应当高些,约为田间最大持水量的70%左右,而在果实发育后期,应相对低些,约为田间最大持水量的50%-60%。
控地上就是控制地上枝叶生长量,保持各级骨干枝的良好从属关系,使树势均衡,枝条分布均匀。各类枝比例合理,保持树冠上疏下密外疏内密,有利通风透光。l、搭好骨架。培养健壮的骨干枝是实现高产、稳产、延长经济寿命的基础。2、培养与刮用骨干枝背侧和背下枝为结果枝。调整侧枝开张角度,有利于早结果、早丰产。加强幼树结果枝组的培养利用,做到大、中、小结果枝组相互配置。3、注意控制竟争枝。竞争枝可以培养成结果枝,无培养价值时要及时剪掉。对侧生枝既要充分利用结果又要进行控制,放缩结合。
二、促中干,控侧枝
就是使中心干处于优势地位控制侧枝的生长,达到树势平衡,从属分明,以保持树体结构的相对稳定。1.控制侧枝的加粗生长。采用拉枝、环剥等措施,同时疏除侧枝上过大分枝,使中心干与侧枝的粗度之比为1:0.5。2、控制侧枝的数量,纺锤形树侧枝一般10个-15个,过多的要及时回缩更新,培养新的侧枝替代结果。
三、促短枝,控长枝
即促发中、短枝,控制长枝数量。将全树各类枝(长枝、中枝、短枝)的比例逐步调整到2:1:7,使全树封顶枝达到70%-80%。这类枝停止生长早,叶片寿命长,前期同化物质积累的早,有利于树体的生长、坐果和花芽分化。加大各类枝的开张角度,有利于控制顶端优势,缓和树势,使新梢停长早,养分积累多,有利花芽分化。营养生长期,采取刻伤、扭梢、摘心、除萌蘖、疏旺枝、环剥、环割、倒贴皮等措施,促发中、短枝数量和花芽形成。
四、促春梢,控秋梢
即促进春梢生长,控制秋梢生长。使果树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建立最大的叶面积,促进营养物质生产与积累有利于花芽形成。1.重视果实采收后叶片保护和肥水供应,以提高叶片的光合效能,增加营养的积累。2、加强春季
氮肥和水的供应,使春梢生长迅速,尽早形成足够的叶面积及早进人功能期。3、应用拉枝、扭梢、环剥和生长调节剂等技术措施,控制秋梢生长。
五.促花果,控旺长
即促进花芽形成,控制枝条旺长。苹果树管理不当,易造成旺长,不易成花。生产者要通过各种技术措施,调节结果与生长的夫系,使之达到树体生长的动态平衡,争取最大的经济效益。l、幼树合理轻剪促进分枝,增加枝条数量,分散营养,缓和树势。促进花芽形成。2、应用环剥、扭梢等夏剪措施。促进成花。生长前期加强
氮肥和水的管理,后期控制,使新梢生长及时结束,减少营养消耗,增加营养积累贮藏,促进成花。3、应用矮化砧木,使树体矮化减少生长消耗,增加营养积累,促进成花。4、利用生长延缓剂B9、
乙烯利等,调节内源激累平衡,促进成花。
六、促质量,控数量
即促进优质果的生产,控制产量。把单位面积的产量控制在合理数量之内有助于提高果实品质增加经济效益。1、合理留果。疏除多余的果可以节省树体的大量营养不仅增大果个,而且增加果实含糖量,提高果实着色程度。2、加强果实生长后期管理,春夏追施
氮肥,早秋追施磷、
钾肥,有利于增大果个,追肥后适时灌水。3、采用摘叶、转果、铺反光膜、套袋等措施增加果实着色。4、应用增加树体光照、增施磷
钾肥和生长后期控水等措施,增加果实内含物。
果树生产是一项技术性、季节性很强的生产管理过程,生产者在应用苹果树管理的促与控技术措施时,要因地制宜,具体分析,具体对待.才能达到早产.早丰,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