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种棉花如何防治棉花褐斑病?

2017-07-19 02:48 作者:李先生  

  
种植技术

一、棉花褐斑病症状及危害

棉花褐斑病在各棉产区均有发生,我国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棉区发生较普遍。

棉花褐斑病主要为害子叶和真叶。子叶发病,初在子叶边缘或其他部位出现针尖大小的紫色小点,后扩大成中间褐色、边缘紫色的圆形至不规则形病斑,病斑稍隆起。天气潮湿,病斑迅速发展,多个病斑可相互融合形成不规则形大斑,中间散生黑色小粒点,即病菌的分生孢子器。病斑中心质脆,易破碎穿孔,严重者子叶脱落。真叶发病,初生针尖大小的紫色小点,后扩大成黄褐至灰褐色边缘紫红色的圆形病斑。

二、棉花褐斑病传播途径

棉花褐斑病的病原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器在病残体上越冬。

在第2年从分生孢子器中释放出大量的分生孢子,通过风雨传播到棉叶上引起病害。后在叶片组织里产生分升孢子器,释放分生孢子进行再侵染。病菌的寄生性强,几乎全部寄生于寄主的叶组织上,造成明显的病斑。病菌在棉花的整个苗期均有致病性。生育后期发病,大多在棉株下部生长较衰的老叶上,对棉株的生长无显著影响。

三、棉花褐斑病发病原因

1、褐斑病的发生流行主要取决于苗期的天气情况。苗期低温、阴雨有利于发病。

2、一般套作棉田土温低、空气湿度高,棉苗生长较弱,有利于病菌在叶片上萌发侵染。地膜棉及营养钵育苗的苗床,有利于病菌的生长发育,发病也较重。

四、棉花褐斑病预防措施

1、清洁田园,清除病残体并集中处理,秋季深耕翻埋病叶,降低越冬菌源数量。

2、实行轮作,尤其是稻、棉轮作,对降低菌源数量有较好的效果。

3、加强苗期管理,施足基肥,追施速效肥等以培育壮苗,提高棉株抗病力。

五、棉花褐斑病防治农药

在棉花苗期如遇低温多雨天气应及时喷1∶1∶200倍式波尔多液喷雾,或8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300倍液。隔7~10天喷1次,连续1~2次。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小暑后抓紧棉花等作物追肥 下一篇:棉花的化学调控技术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