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杂交棉高产栽培技术

2017-07-18 23:10 作者:李先生  

  
种植技术

1  杂交棉栽培的基本原理

1.1个体发育论

杂交棉具有较强的杂种优势,表现生长发育快,营养生长旺盛,根系发达,枝叶繁茂,着生果节多,结铃潜力大。这些优势均表现在杂交棉个体发育上,应用杂交棉,就是充分利用杂交棉的杂种优势。杂种优势又必须通过杂种个体才能得到表现,生产实践结果表明,在杂交棉高产策略上,在单位面积内,平面利用是有限的,而空间是无限的。利用杂交棉个体优势就是将棉花群体由有限的平面向无限的空间发展。杂交棉高产栽培特点就是将充分发挥个体生产力作为提高生物学产量和经济产量的主要途径。即株高达120—150cm,果枝台数20-22台,果节量达到100-130个,单株结铃数达50-80个。这样既有利于大个体的充分发育,提高生物学产量,又有利于积累养分,为多开花、多结铃和提高铃重奠定物质基础,使营养生产与生殖生长优势相互协调,达到优质高产的目标。

1.2 群体协调论

棉花产量的高低,从根本上说,取决于棉株群体光能利用状况。为了提高群体对光能的利用,增加生物学产量和经济产量,就必须造就一个合理的动态群体结构,而一定的群体结构,是由棉田密度、行株距配置,以及棉田管理措施综合作用的结果,特别在确定了棉田密度和行株距配置之后,合理群体结构则是通过个体发育来实现的。虽然杂交棉个体生产潜力大,但在生产实践中受有效花铃期的制约,个体发育必将受到可变因素的限制。因此耕种帮建议个体发育的限制只有通过群体协调解决。杂交棉的高产态势将是“大个体大群体”,怎样建立一个既能使个体充分发挥又使群体表现最大值的群体结构是杂交棉栽培的关键。生产实践结果表明,要根据不同发育时期生育特点及需要建成的营养体的大小加以控制。即苗期抓“早、壮、平衡”,蕾花期抓壮株足蕾,花铃期抓“三峰”同步旺结桃,吐絮期抓后劲增桃增重。

1.3 环境保障论

对于棉花生长发育而言,任何地方的自然气候条件都存在着不利的和有利的两个方面。因此耕种帮建议就有尽量利用当地有利的自然因素,避开不利的自然因素。在气候条件中,以热量对棉花发育的影响最大。而我国杂交棉主产区在生长季节的气温都是两头低、中间高,为使杂交棉生长发育适应这种气温变化的特点,就应采取一系列抓早苗、促早发、争早熟等科学调控措施,保障充足的温、光、水、肥条件。特别是要使有效开花结铃期尽可能出现在当地温光条件适宜棉铃发育的季节里,也就是使成铃高峰期、肥水效应高峰期与当地最佳结铃季节光热资源高峰期三同步,这样既有利于同步期内的光热水等资源能有效转化为棉花经济产量,又可避免后期低温、霜冻的影响。

1.4 系统工程针对论

棉农种植棉花的目的就是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获得高的产量和高的价格就可取得好的效益。影响产量和价格的因素很多,棉花是否获得高产,主要受可变因素(人为因素)和不可变因素(相对固定因素、非人为因素)等因素的制约,其中可变因素中有些因子是限制棉花高产的最显著因子(密度、单株结铃数)。一是从产量分析,实践结果表明,皮棉产量是不可变因素,由籽棉产量乘衣分(出绒率)所得。而衣分是固定因素,它是由种性决定的。籽棉产量是可变因素,受栽培措施的影响,故要提高产量只有提高籽棉产量。而籽棉产量由种植密度、单株结铃数和单铃重决定,其中单铃重属固定因素,由种性决定。种植密度属可变因素,可人为控制。单株结铃数属限制高产的最显著因子,受环境条件和栽培措施影响。特别是密度决定群体,群体由个体组成并制约个体的发展。一般讲,群体大(即密度大),个体就小,单株成铃数少。协调密度与单株结铃的关系,建立一个合理的群体,使密度与单株成铃数达到最大值即可达到理想的结果。二是从价格分析,棉花价格由市场行情和棉花品级(品质)决定,其中市场行情是动态,对棉农而言属固定因素,不受人为影响。品级由内在品质和生产品质决定,内在品质如纤维长度、强力、细度等由种性决定,属固定固素。生产品质如收获时间、杂质、水分等属可变因素,受措施影响。而栽培的目的是通过对可变因素中限制棉花高产最显著因子的科学调控,使其积极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趋利避害,实现高产低耗的目的。因此耕种帮建议在杂交棉高产策略中,应对可变因素中限制棉花高产的限制因子采取针对性、灵活性等科学措施,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2  杂交棉高产栽培技术

2.1 杂交棉栽培关键技术之一:合理密植(每亩种多少株数问题)

合理密植:个体受群体制约,群体大时,势必影响个体发育,群体小时,个体发育好,杂交棉要达到大群体大个体的生产态势,就必须选择一个适合个体充分发展又达到群体最大值的种植密度(即密度×单株成铃数达最大值)。通过研究与实践,长江中、下游棉区杂交棉适宜密度每亩1200一1600株。

2.2 杂交棉栽培关键技术之二:株行距配置(行距和株距)

密度=单位面积÷(行距×株距),当密度一定时,行距与株距成反比,行距宽,株距小,反之,行距窄,株距就大。

群体由个体组成,我们的栽培技术,栽培措施都是促进个体发育,有个体的发育才有群体的产量。个体在发育过程中有对温、光、水、气、肥的需求和个体间的竞争。同样的群体,株行距的不同配置影响着个体温、光、水、气、肥的供应,特别是光、气的供应。

怎样的株行距配置是合理的?通过研究,宽行密株有利于光(透光)、气(透气)的供应和田间作业,行宽以棉株最终高度的2/3为宜。杂交棉一般最终高度150cm左右,所以株行距一般为100cm×40~45cm。两米宽一垄,一垄栽两行。

2.3 杂交棉栽培关键技术之三:肥促化调技术,这是群体和个体协调发展的关键技术。

肥促→促个体生长,化调→保证群体协调发展。

肥促技术:即施肥技术。应掌握几大原则:

一是掌握全生育期施肥规律:底肥足,苗肥轻,蕾肥巧,花铃肥重,壮桃肥保,保叶肥(叶面肥)勤。

底肥足:在棉苗移栽前或移栽后覆膜前,大田应施足底肥,结合整地或垄中开沟亩施土杂肥15—20担或人畜粪水15—20担或饼肥25公斤+碳铵或尿素20公斤+氯化钾10公斤+过磷酸钙25公斤或复合肥或棉花专用肥40—50公斤

苗肥轻:棉苗吸肥量少,保证营养钵土确实营养的条件下,苗期可轻施肥。

钵土营养:即亩大田用作钵土面积22.5平方米15米×1.5米)需施入人畜粪150公斤,腐熟饼肥4—5公斤,.碳铵、过磷酸钙、氯化钾各2公斤

轻施苗肥即在棉苗移栽前1天在苗床上亩用1公斤尿素兑水泼施,移栽后亩用2.5公斤尿素兑水作定根水淋施。6月上旬亩用尿素2.5公斤兑水淋施三类苗。

蕾肥巧:即看苗施肥。棉苗在蕾期相对需肥量较少,加上底肥在起作用,蕾期施肥需看苗施肥。主要看棉苗长势和红绿茎比。棉苗长势旺,绿红茎比大于3比2,可暂不施肥;反之,可亩用5公斤尿素淋施(天旱时)或棉株边(距棉株5cm)埋施。

花铃肥重:棉苗在花铃期是需肥水最多的时期,必须重施花铃肥。亩用枯饼40—50㎏加氯化钾10㎏、尿素10㎏、过磷酸钙30—40㎏或复合肥或棉花专用肥20㎏见花开沟埋施。

壮桃肥保:壮桃肥是棉桃壮大成熟的必要保证,在8月下旬—9月上旬正是棉株中下部棉铃成熟、上部仍是花蕾累累的时候,此时花铃肥已快被吸收完,必须补充肥料以利壮桃。亩用速效肥料—尿素10㎏在雨后抢田间湿润撒施田间。

保叶肥勤:保持叶片功能期是保证后期棉铃成熟的必然条件,最好是棉铃吐絮时伴随棉铃的叶片保持绿色。而棉花后期根部收肥能力逐渐减弱、为保持叶片功能只有从叶面施肥解决。即在棉花后期棉田打药时顺便加入少量尿素(每包水加0.l㎏)或0.2—0.5%磷酸二氢钾喷施3—4次。

二是掌握平衡施肥规律:利用2个原理,一是最小营养限制因子原理,二是营养不可替代原理。所以施肥注意有机肥(农家肥)和无机肥(化肥)配合,氮、磷、钾肥配合,还应注意微肥的施用。

化调技术:过去我们一般采用的是化控而不是化调,化控是被动措施,往往是棉苗出现疯长后再施缩节安控制,有效果但已造成损失,并往往出现轻施控不住重施棉株变型现象,难以把握。化调是主动措施,根据棉苗生长规律及施肥和天气情况,主动有规律性地进行调节。所以我们要变被动为主动,变化控为化调。化调掌握2个原则:即少量多次、前轻后重。棉花出苗子叶平展时即可施用壮苗素,亩大田苗床用1支(20ml)。盛蕾初花期亩用1克缩节安、以后视苗情隔7—10天用缩节安1.5克至打顶,最后一次是打顶后一星期,用缩节安3—4克,棉花对缩节安的反映不是以浓度,而是以总量反映,所以各时期缩节安兑水量均亩用一药桶水(约15㎏)。(固体缩节安先用有刻度的盐水瓶稀释再使用)

2.4 杂交棉栽培关键技术之四——促早栽培技术

棉花的生育期有一定的可塑性,采用一些措施可使棉花早成熟。棉花早熟早收早买就可买得好的价格。棉花早熟霜后花少,僵瓣花少,品质品级均好。杂交棉促早栽培,有利增加有效开花结铃期,有利个体充分发育。

适时播种、育苗移栽:决定播种时间的因素较多,温度是第一要素,棉花种子要在15度以上才萌动,所以播种需在地温达到15度时间。第二要考虑前茬作物收获时间,一般移栽棉苗以三叶一心至四叶一心为宜,这样的棉苗苗床时间一个月左右。在考虑两个因素情况下播种时间宜早不宜迟,长江中、下游棉区以4月上、中旬播种为宜。育苗移栽既可解决上下两季作物季节争地等矛盾,又便于集中育苗管理,是一种促早栽培措施。育苗移栽几项关键技术:一是苗床早准备,选背风向阳并是前两年未作苗床的地边作苗床,苗床有机肥(农家肥、饼肥)在播种前1个月施入。二是播种时必须实行二湿一干播种(湿钵、湿覆盖物、干种子)。三是透明薄膜(新透明膜)拱膜覆盖,苗未出齐前不揭膜。四是防高温烧苗、低温冻苗、大风雨及病虫伤苗。种子开始破土但又未出齐时遇高温时,揭膜会失水影响齐苗,不揭膜会高温烧苗,这时可采用膜上覆草或再覆一层不透明膜或覆遮阳网以降低膜内温度,等苗出齐后再揭膜,但不能在10点至16点内揭膜,以免棉苗突然失水。遇强冷空气会冻坏苗,必须盖膜保温。遇大风雨会伤苗,必须盖膜保苗。为避免棉苗疯长和形成高脚苗,在非特别干旱情况下,一般苗床不再施水。在保证苗床干燥条件下苗病相对较少,但棉苗穿心时棉蓟马易伤苗,注意防治,用甲胺磷喷施即可。

半膜覆盖:半膜覆盖在南方棉区是棉花栽培上一项行之有效的措施,它增温保肥能加速棉苗生长,加快棉苗生育进程。它能在天旱时防土壤水份蒸发起保水作用,降雨时雨水在膜上流走可起防水作用,并可减少水土流失有保土保肥作用。覆膜后膜内温高气少有抑制杂草生长的作用,减少田间锄草用工和避免锄草伤苗。半膜覆盖应注意:一是盖干土不盖湿土,虽表土干燥但土壤里含有大量水份,只要覆膜,水份通过毛细管自动上来。而盖湿土易僵苗。二是盖垄不盖沟,盖齐棉株边,压紧膜边缘。半膜覆盖就是盖垄不盖沟,一半盖一半不盖,这样既起到覆膜效果又节约成本还便于田间作业。盖齐棉株边和压紧膜边缘主要是保证覆膜效果。

整枝、抹芽、打顶:整枝就是去叶枝,保持好的株型,叶枝可保留1—2盘,既可保证棉株稳健生长叶枝又可结部分桃,但叶枝不能多,特别是中后期长出的象牛刷条要及时打掉。抹芽即抹赘芽,赘芽既耗养分又影响通风透光,有百害而无一利,应及时抹掉。打顶就是摘顶心,也包括摘旁心(叶枝顶心),打顶是为了保证有效花蕾,减少无效花蕾(因棉花是无限开花的)。所以摘顶心适宜时间是立秋前(8月7日前),摘旁心时间就看叶枝上长出4盘2级果枝时就去掉叶枝顶心。

2.5杂交棉栽培关键技术之五——质量控制

棉花质量是决定品级的决定性因素,棉花质量控制好了就可以买到好的品级。

适时收获:一般吐絮3天后棉纤维才成熟好,以吐絮3天采收为宜,不收丝口花和雨后花。

控制杂质:不直接摘棉桃和控制三丝。摘棉桃带棉叶(包叶)是普遍现象,导致杂质多;捡花、贮花工具不用化纤袋,用棉织品,晒花等过程避免混入人畜禽毛发等三丝。

及时摊晒防霉变:棉花采摘后要抢睛天摊晒,以晒到牙咬籽响即可;如遇阴雨天要在室内摊开,严防湿棉堆放发烧霉变发黑,影响品质和品级。

2.6 杂交棉栽培关键技术之六——保障技术——病虫防治技术:

病虫防治为棉花丰产和获得好品级提供保障,病虫防治不到位会影响产量和品级,防治到位了可保障产量和品级,但不提高,所以属保障技术。

病虫防治应掌握病虫测报和对症下药,用药要及时、用药品种和浓度要准确,仔细阅读用药说明。

抗病虫棉病虫防治:注意1、抗病虫棉不是免疫棉,抗病棉会得病,抗虫棉也会被虫危害,只是程度轻一些。2、当前的抗病虫棉的抗性都是单一的,只抗一种病或一种虫。所以抗虫棉也应打药治虫,当然打药治虫的次数可以少几次。如抗棉铃虫品种在棉铃虫2—3代(6—8月中旬)可不必打药防棉铃虫,棉铃虫4代(8月中旬后)后及其它害虫如蓟马、蚜虫、红蜘蛛、盲椿橡、斜纹夜盗蛾等害虫均需注意防治。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棉花苗蕾期栽培管理 下一篇:棉花制种栽培技术小常识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