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31日“端午节”艾草的香气还没散尽。正以饱满的精神状态走在上班的途中,“叮咚”一声接到来自“科技示范户”群里的求助信息“呲虫”怎么防治使我一下进入了战备状态。经电话得知,山门村示范户何强的辐射带动农户李长生家的地块里出现了虫害。李长生的一部分地块位于山门村“四叶”延线南山大地,面积6亩,在除草时发现有苗枯萎打焉。我们实地察看虫害地块,刨出病苗找出“虫体”经确认并非“呲虫”而是“白地蚕”“地老虎”典型的地下害虫。病苗已经被咬断了一半以上的根,有的虫子体长不足1厘米,有的已经接近2厘米,并且受害比较集中,病苗连续3-4棵或是6-7棵发病,直径范围也较大。我拍下图片与我们总站的贾站长联系并发图片到指导员群里讨论解决,群里的贾站、王站、杨站积极、快速的给出了指导性防治建议:1、采用高毒农药灌根处理;2、杨树枝沾高毒农药插根处理;3、炒麦夫扮高毒农药撒地表诱杀;综合讨论后我们根据实际情况最后与农户李长生决定采用第三种方法进行防治,具体方法如下:每667平方米用2%‘辛硫磷’胶囊剂150-200克拌夫子饵料5千克左右,撒于种沟中,还可兼治蝼蛄、金针虫等地下害虫。实地察看时我们在受害地块的上下邻地进行察看,并没有发现虫害,经询问原来李长生的种子并没有进行包衣而且翻地时用了些并没有腐熟好的农家肥,这都是造成发生地下害虫的主要原因,李长生是我们示范户的辐射带动户,通过这件事,李长生认识到农业技术在生产过程中的重要性,今后会更多的向我们的示范户们多学技术,科学种地。技术推广在农业生产中起着重要作用,我作为一名农业技术推广员,一名示范户指导员,今后会更加的扎实工作为更多的农户去服好务。(虫害地块防治工作在继续跟进中。)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
耕种帮种植网联系电话18577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