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当前苗情1、生育进程。目前我县大多数水稻大田总茎蘖数达到最终有效穗数要求,正处于有效分蘖终止期,少数田块进入拔节期。6个苗情监测点,2个点进入分蘖盛末期,2个点进入有效分蘖临界期,2个点进入拔节期。总体上今年全县中稻生育期较去年同期相比偏迟了2-3天。2、大田茎蘖数和叶龄。据全县面上6个监测点调查,人工栽播田块亩大田茎蘖数16-21万,平均19.47万苗;6个监测点大田叶龄9.4—13.4叶,平均11.3叶。平均叶龄同期较上年少0.55叶,田间平均总茎蘖数减少4.1万苗。调查全县监测点附近抛秧田块亩茎蘖数22.1万苗;机插秧田块亩茎蘖数20.2万苗;直播田块平均亩茎蘖数18.5万苗,直播田块叶龄为8叶,较去年同期叶龄减少0.3叶,亩茎蘖数减少1.5万苗。3、全县面上苗情。目前全县一类苗为8.1万亩,占全县总面积37.05%,二类苗为9.22万亩,占全县中稻面积的42.18%,三类苗为4.54万亩,占全县中稻总面积的20.77%。一二类苗17.32万亩,占全县中稻总面积的79.23%,比去年同期18万亩、占82.61%减少了3.38%。二、5-6月天气情况今年5月份晴热少雨,平均气温22.3℃,气温偏高1℃,月总降水量79.4mm,较历年平均减少46.6mm,减少37%,月日照时数204.2小时,较历年平均偏多20.5%。6月份总降水量61.4mm,较历年平均减少70.6mm,天气以多云间雨为主,月平均气温24.9℃,较历年平均气温偏低1.6℃。三、问题及原因分析全县中稻生育期较去年同期相比偏迟了2-3天,平均叶龄同期较上年少0.55叶,田间平均总茎蘖数减少4.1万苗。主要是因为:5月份晴热少雨导致水源不足,造成全县有30%田块推迟移栽或直播,移栽秧苗超适龄秧10天;其次,受5月上中旬全县部分田块稻象甲为害以及5月中下旬至6月上旬全县部分田块稻水象甲为害,造成部分直播秧苗死苗、补种,受为害田块大多数秧苗叶片受损,影响秧苗正常生长及秧苗素质,推迟了生育进程。6月份气温较常年偏低,降水量少,也影响了水稻的生长速度。四、田管建议1、及时控苗。及时掌握苗情动态,移栽大田亩茎蘖数达18万时,立即排水烤田,控制无效分蘖,促使叶色褪淡。一般低洼田块、烂泥田、施肥过重田块、水稻长势过旺田块要重晒,砂质田、高塝田,瘦田、水稻长势弱的田块要轻晒。一般时间10-15天,晒到田面开小裂,脚踏不下陷,叶色褪淡,叶片直立,开始拔节时晒田结束。2、抓好直播稻田间管理。5月下旬、6月上旬直播的田块,及时掌握直播田块生长情况,搞好直播田恶性杂草防除工作,并及时追施大田分蘖肥,促进大田亩茎蘖数生长达标。3、及时防控病虫害。纹枯病、稻叶瘟、稻飞虱、二化螟是本时期的高发季节,随时观察田间生长状况和病虫害发生情况,实施绿色防控。4、科学灌水及施肥。水稻拔节长穗期需水最多,应适当保持水层,以满足孕穗期的需水要求。应以间歇湿润灌溉方式为主,采取“陈水不干,新水不进”的灌溉方法,促进水稻植株稳健生长。根据苗情及时追施促花肥或保花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