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稻生育期间的气候特点为前期高温强光,后期低温短日,因此,早稻作“倒种春”栽培,在生长发育方面与早季栽培的早稻存在一些差异。 早稻品种感温性较强,作“倒种春”栽培,全生育期比早季栽培显著缩短,其中以营养生长期缩短最多,幼穗分化提早,秧龄弹性小,秧龄稍长,易产生早穗现象。早稻在晚季作“倒种春”栽培,有效分蘖时间短,幼穗分化以后产生的分蘖一般多为无效分蘖。在栽培上要早管,促早发,争取多穗夺高产。生育期间,由于前期气温高,发育进度比早季栽培加快,株高变矮,总叶片数减少1-2片,分蘖减少,营养生长量不足,穗型变小,抽穗较早,成熟期提早。 1、合理选择品种。“倒种春”品种选择原则应遵循充分利用温光和地力资源,选用感温性强,基本营养生长期相对稳定,丰产性好,生育期适宜,保证能在安全齐穗期内齐穗的品种。作为灾后补救措施,则应根据早稻品种作“倒种春”栽培的适宜秧龄和播种时间选择品种,估计栽后能安全齐穗的,就要及时播上“倒种春”,减少灾害损失。 2、适时播种,培育壮秧。“倒种春”秧龄短,要求培育嫩壮秧,标准是根白粗短,叶青苗健。一般在7月10日前能够播种的选杂交早稻品种陵两优942等,7月15日前播种的选湘早籼45号、湘早籼42号等常规早稻品种。“倒种春”的移栽期受到早稻收获期的限制,在用作救灾补救措施的地方受到退水迟早的限制,而成熟期又易受到“寒露风”的影响,所以播种期要求极为严格。如果播种过早,则早稻尚未收割不能及时插秧,或因水未退尽,无田插秧,致使秧龄过长,秧苗徒长、拔节甚至发生早穗现象。播种过迟,成熟期延迟,易受寒露风危害,空秕率增加,造成减产或失收。因此,一定要做到适时播种和插秧,实现稳产高产。秧田要下足
基肥,每667平方米施有机肥2000千克,碳铵30千克,
磷肥30千克。用杂交早稻作“倒种春”栽培,应在7月10日前播种,秧龄20天,每667平方米秧田播种20-25千克,大田用种量2-2.5千克;常规稻应在7月15日前播种,每667平方米秧田播种量为60-70千克,大田用种量6-7千克。 3、合理密植,插足基本苗。由于“倒种春”营养生长期短,分蘖减少,要夺取高产,必须插足基本苗,争取多穗。一般迟熟早稻每667平方米应插20万-25万基本苗,中熟早稻插25万-30万基本苗,早熟早稻插35万以上基本苗。 4、施足
基肥,早追肥、早管理。本田每667平方米施猪牛粪750千克,或碳铵25千克,
磷肥20-25千克作
基肥,活蔸后,结合中耕施
尿素7.5-10千克,促苗一轰而起。前期浅水活蔸,中期露田轻晒为主,抽穗期需水量大,要求有水层,抽穗后浅水勤灌,提高根系活力,增加叶片光全机能,以利灌浆结实,防脱水过早,造成早穗死秆。在始穗至齐穗期间,每667平方米喷施谷粒饱50克,防衰壮籽。“倒种春”禾苗生长嫩绿,易受病虫危害,要加强病虫综合防治,夺取高产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