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技术 农资信息

水果种植技术蔬菜种植技术害虫大全
药材种植技术粮油种植技术杂草大全
频道分类 : 农业信息 有机农业 农业种植技术 粮油种植 蔬菜种植 水果种植 药材种植 杂草图谱 害虫图谱 肥料知识 农药知识 咨询解答 农业知识 栽培技术

玉米间种豆类化肥减量增效技术模式

2017-07-16 17:38 作者:李先生  

  
农业种植技术
适用范围玉米是易门县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适宜种植面积在12万亩左右,常年种植面积在9万亩左右。加之,易门拥有用鲜大豆米生产加工豆豉企业7家,推广玉米间作豆类技术,可为易门食品加工业拓宽原料渠道,提升大豆的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根据农业部提出的力争到2020年,实现主要农作物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总体要求,易门县农业局坚持“增产、经济、环保”的施肥理念,紧紧围绕推广使用配方肥这个核心,积极开展了一系列的玉米间种豆类化肥减量增效试验示范,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每年玉米间种豆类面积2万亩左右。本模式适用于易门县玉米种植区域。2技术原理2.1原理利用不同科的作物进行合理间作,有利于发挥作物各自的生长优势,充分利用光、热、水和土地等资源,即利用高秆须根系的玉米和矮秆直根系的豆类间作,扩大地下根系的吸收范围,根据两类作物吸收养分种类的差异,取长补短,互相利用,减少化肥施用量,增加养地作物,提高地下源的利用率,形成优势互补的田间群体,提高产出率,控制病害发生、蔓延,减少化肥农药施用量,降低生产成本,促进农民增收。2.2技术优势2.2.1控制病害玉米间作豆类栽培模式,通过增加通风透光面,增强光合作用,降低田间湿度,利用不同作物间的屏蔽作用,降低发病率和病情指数,有效控制病害发生。与净种玉米模式相比,平均灰斑病病指下降10.7,控制效果达22.1%;大斑病病指下降4.7,控制效果达13.9%;小斑病病指下降7.1,控制效果达24.3%;锈病病指下降4.7,控制效果达15.8%。病害控制效果显著。2.2.2提值增效以实收产量结果核算,由于玉米间作豆类模式,其边行优势明显,玉米单产与净种玉米模式相比,基本保产,而间种的豆类是多得的,农民得益率为8.71。2.2.3提高产出率玉米间作豆类种植技术,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2.2.4缩短成熟期玉米间作豆类栽培模式,通风透光好,光能利用率高,玉米能提前3-5天收获,有利于缓解收获矛盾。2.2.5降低化肥使用量,减少污染玉米间作豆类与净种玉米相比,玉米塘数亩减少400塘800株,而豆类作物不追肥,按每亩玉米施用80千克各种化肥计算,亩减少化肥施用16.4千克,玉米间作豆类提高了肥料的利用率,控制了病害的发生、蔓延,降低了化肥农药的施用量,减少对环境污染。3实施措施3.1技术路线按不同的玉米生产区域和农户生产习惯,制定试验和示范推广方案,采取示范间作试验→举办核心样板区→培训→统一措施→加强田间管理→玉米病害盛发期详细调查→考种→田间实收→数据整理→书面总结的方法,形成一套完整的技术支撑体系,从而带动全县大面积推广。3.2技术措施3.2.1选用良种玉米品种选用高产、抗病、株型紧凑的杂交种;大豆以改良8157和滇豆系列为主。3.2.2统一播期,适时播种采取玉米、大豆同期播种。坝区适宜播期为5月5~10日,山区适宜播期为5月20~25日。3.2.3统一规格,合理密植玉米间作大豆山区1.8m(坝区2.0m)为一个播幅,采用2:2的种植模式,即一个播幅内种植2行玉米、2行大豆。玉米小行0.4m,大行1.4m(坝区1.6m),塘距0.4m,每塘留2株,每亩3400—3900株。玉米大行内间作2行大豆,大豆行距0.4m,塘距0.35m,每塘留2-3株,每亩4200--6300株。玉米间作菜豆(南京豆)1.4m为一个播幅,采用2:1的种植模式,即一个播幅内种植2行玉米、1行南京豆。玉米小行0.4m,大行1.0m,塘距0.4m,每塘留2株,每亩4760株。玉米大行内间作1行菜豆(南京豆),塘距0.3m,每塘留2~3株,每亩3200~4800株。3.2.4实施地膜覆盖海拔1900米以上的温凉山区,为了保水、保肥、提高产量和产值,在玉米2叶一心期实施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技术。3.2.5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根据大面积测土分析结果,采取施足底肥、苗肥,重施拔节孕穗肥的施肥措施。玉米间种豆类施肥措施为:①底肥:亩施农家肥1000—1500千克,整地前一次性施入或盖塘,改善土壤结构。②种肥:播种时玉米每亩用尿素4千克和普钙15千克,拌塘土作种肥。③苗肥:亩用尿素15千克、普钙15千克混合,坝区结合中耕除草施入,山区结合盖膜施入。大豆和菜豆不盖膜、不施苗肥,只进行中耕除草。④拔节孕穗肥:在玉米大喇叭口时期,于玉米植株8~10片展开叶时,亩用尿素20千克和硫酸钾6千克混合施入。全生育期纯氮18千克、纯磷4.8千克、纯钾3千克,施肥总量75千克。玉米净种施肥措施为:①底肥:亩施农家肥1000—1500千克,整地前一次性施入或盖塘,改善土壤结构。②种肥:亩用尿素5千克、普钙20千克,拌塘土作种肥。③苗肥:亩用尿素20千克、普钙15千克、硫酸锌1千克拌匀后,结合小铲除草于3~5叶期施入塘内施入塘内。④拔节孕穗肥:在玉米大喇叭口时期,于玉米植株8~10片展开叶时,亩用尿素25千克加硫酸钾8千克混合施入。全生育期纯氮23千克、纯磷5.6千克、纯钾4千克,施肥总量94千克。玉米间种豆类比玉米净种亩施肥总量减19千克,其中:纯氮减5千克、纯磷减0.8千克、纯钾减1千克。3.2.6统一喷施玉米健壮素在玉米抽雄前5—7天(大喇叭口后期)亩用15毫升(2支)玉米健壮素,兑水30千克,均匀喷于上部叶片,防止倒伏和延长叶片的功能期。3.2.7防治虫害在玉米大喇叭口时期亩用4.5%锌硫磷1.5千克拌土放心叶内,防治玉米螟虫;在玉米雄穗抽齐时,亩用2.5%敌杀死30毫升兑水喷雾防蚜虫;在大豆鼓荚期,正是大豆食心幼虫孵化期,亩用2.5%敌杀死30毫升兑水喷雾防大豆食心虫。3.3组织保障措施3.3.1制定实施方案,成立样板实施小组为确保项目顺利实施,县农业局成立项目实施小组,组长由分管副局长担任,副组长由农技站、种子站、植保站站长担任,组员由三个所站的技术人员、乡镇农技人员和村组农科员等组成,负责面积规划落实、技术措施推广及培训指导、产量实收等工作,核心样板区做到定点到人,责任到人。3.3.2强化技术培训,提高农艺措施到位率通过发放间种栽培技术资料,召开培训会和现场指导相结合,多层次培训农户,提高农户对多样性种植玉米∥豆类控制玉米病害的认识。3.3.3物资调供通过物资调供,示范样板区做到统一供种、统一播种,统一供肥、统一施肥,统一灭鼠等。4效益分析4.1经济效益玉米间作大豆栽培模式玉米+干豆复合亩产601.1千克(其中:玉米亩产556.28千克,干豆亩产44.81千克),比净种玉米亩产565.9千克,亩增35.2千克,增6.2%。亩新增产值193.6元(干豆单价5.5元/千克)。  
耕种帮提供实用种植技术
|查看最新肥料报价 | 查看最新杀虫剂报价 | 查看最新杀菌剂报价 | 查看最新除草剂报价 | 查看最新调节剂报价 |
上一篇:黄瓜定植前准备 下一篇:玉米缺素怎么办
 
最新文章
导航

您还未登录,立即登录?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