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因素与昆虫的发生发展有密切的关系,温度和湿度可以直接影响昆虫的生长发育、生存及繁殖,从而造成害虫不同的发生期、发生量和危害程度。亦可通过对寄主植物或者其他生物(如天敌等)的作用,而影响虫害的发生。因此在分析虫情时,温度和湿度是两个非常重要的指标,而温湿度的综合作用对昆虫种群数量变动影响也很大,一般来讲,季节性的温湿度对昆虫的综合影响作用可以归纳为下面几点:1、秋冬季昆虫准备越冬或刚进入越冬阶段时,在低温、高湿条件下,昆虫体内含水量较高,过冷却点也高,导致昆虫耐寒性减弱,越冬死亡较多。但进入越冬后,高湿常有利于保持水分平衡,也有利于春季的出蛰。2、秋冬季低温干旱,则虫体内含水量较低,过冷却点也低,耐寒性强,越冬死亡率较少。3、春季虫体已解除休眠或滞育,如气温回暖后,又遇春雨多的情况,则虫体内代谢增快,虫体含水量增加,如遇寒流由于其抗寒性减弱,导致昆虫死亡增多。4、夏季高温下,如遇高湿则昆虫幼虫体内水分蒸发慢,体温较高,代谢快,发育历期较短,而成虫寿命一般较长,总繁殖量较大。但若不是好湿性种类昆虫,也易热死。5、夏季高温干旱,特别是温度过高或高温持续时间较长时,则幼虫体内水分蒸发快,代谢较慢或受抑制,发育延迟,容易热死,并且成虫寿命比较短,总繁殖量较少。